穷冬劲腊已过半,晓雪先春何处来。
岂应全资南亩麦,多应不分北枝梅。
庭中未许野童扫,林下唯愁狂吹摧。
莫问兔园同赋客,相如居右最为才。
和十二月十七日雪。唐代。梅尧臣。 穷冬劲腊已过半,晓雪先春何处来。岂应全资南亩麦,多应不分北枝梅。庭中未许野童扫,林下唯愁狂吹摧。莫问兔园同赋客,相如居右最为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九月初十日值宿玉堂七绝。宋代。刘克庄。 制书挥就进明光,天笔批还墨尚香。芥本偶然无贴改,非关臣亿怕商量。
读书寡出拈古韵事作戏谑非咏史体也得五首 其四。明代。陈子壮。 清赏沈吟殊未央,梅花端的为谁芳。可知再到扬州日,不作师雄梦几场。
严子陵滩限韵同陶石篑方子公赋 其一。明代。袁宏道。 一州数百里,山水半呼严。先生高洁人,取名胡不廉。宏也负奇气,气高心廉纤。空有如绵腰,了无似戟髯。稽首先生祠,自羞自弃嫌。高迹如可履,乞我上上签。
瑞云浓 其二 王显之席上。宋代。杨无咎。 料峭寒生,知是那番花信。算来都为,惜花人做恨。看犹未足,早觉枝头吹尽。曲栏幽榭,乱红成阵。酾酒花前,试停杯、与细问。褪香销粉,问东君怎忍。韶华过半,谩赢得、几场春困。厌厌空自,为花愁损。
塞下曲。明代。陈航。 长城连大漠,紫塞控边涘。千骑黑弰军,落日辕门里。不战气偏骄,角逐心更喜。尝闻卫霍功,得遇风尘起。如今息功利,令人愁欲死。
登车行。明代。清濋。 擎书使者来海涯,蹑晓迫趣登轮车。高冈碾断赤石骨,长空拂碎红云花。大声坎坎打天鼓,小声呜呜煎春茶。羲生驭日信可并,阿香撒雨何足誇。直入九重紫金殿,玉皇对坐倾流霞。霓裳羽衣万变态,龙笙凤管相喧哗。从容握手问至道,掀髯一笑吾还家。
寄清演。唐代。李洞。 忽闻清演病,可料苦吟身。不见近诗久,徒言华发新。别来山已破,住处月为邻。几绕庭前树,于今四十春。
至竟徵书及谢安,风尘差不愧微官。千金为骏聊先骨,六月抟鹏暂养翰。
闻道解衣明主在,须留负弩细君看。烟岚瘴海还生色,铜柱当年墨未乾。
寄汪中丞伯玉时以录闽功赐金币特诏推用 其二。明代。王世贞。 至竟徵书及谢安,风尘差不愧微官。千金为骏聊先骨,六月抟鹏暂养翰。闻道解衣明主在,须留负弩细君看。烟岚瘴海还生色,铜柱当年墨未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