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少保持家谨,载见西京万石君。
子舍今归浣裙切,里门重戒下车勤。
田园一一能为计,僮仆欣欣亦有闻。
我负洛阳山水久,试因行色寄嵩云。
送任太博归省西部。唐代。梅尧臣。 人言少保持家谨,载见西京万石君。子舍今归浣裙切,里门重戒下车勤。田园一一能为计,僮仆欣欣亦有闻。我负洛阳山水久,试因行色寄嵩云。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次韵景纯将赴襄阳眷恋里第。宋代。葛胜仲。 枳棘栖鸾岂所宜,盐车服骥暂缰鞿。少而好学书饶读,壮不贪荣誉自归。重去故山抛小隐,懒趋名路触危机。寄言汉广徜徉者,聊赏风光且莫违。
游白鹤山。宋代。张公庠。 初眠宫柳未成阴,马上聊为拥鼻吟。远宦情怀消壮志,好花时节负归心。别离长恨人南北,会歙要辞酒浅深。欲把春愁闲抖擞,乱山高处一登临。
泰陵挽词 其三。宋代。赵佶。 睿哲天攸纵,神机智独谋。尘流藏宝阁,锁钥受降楼。风急鸰原晚,霜寒雁宿秋。遗衣今在寝,犹想未明求。
和唐人鸳鸯诗。宋代。林震。 徐开锦翼弄晴晖,半掩菰菱见面稀。睡里不知沙际暖,戏时端的浪花飞。双栖绣被沾恩宠,并坐澄潭了道机。莫羡五侯池馆胜,与人相对亦依依。
送费学士南试还朝。明代。顾璘。 拜命临黄阁,趋程下赤墀。徵才承汉典,奉使咏周诗。禹甸今王重,郤林夙望宜。龙光占剑出,汉影见槎移。藻鉴涵群品,文章得主司。朱衣窥暗烛,黄绢奖高辞。爱国唯崇雅,和衷更绝私。泪削荆客玉,囊脱赵人锥。物论归华衮,皇恩动锦旗。礼卑门士仰,兴远地灵知。谒圣瞻龙阜,怀贤访凤池。山河佳丽色,井邑太平规。行纪传诗卷,离心对酒卮。城回秋草遍,江迥暮潮迟。省俗舟沿溯,归朝佩陆离。相将南浦上,空有折麻悲。
张相公祠。宋代。许申。 铁胎重整英仪峻,燕厦新成暑气凉。韶石遍图辉壁落,荔枝分植映房廊。开元旧事丰碑在,家笥犹传故笏囊。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驸马即司空于公之子)。唐代。羊士谔。 汤沐成陈迹,山林遂寂寥。鹊飞应织素,凤起独吹箫。玉殿中参罢,云輧上汉遥。皇情非不极,空辍未央朝。授册荣天使,陈诗感圣恩。山河启梁国,缟素及于门。泉向金卮咽,霜来玉树繁。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