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太守蓬山客,来过卢家寻怪石。卢家百物今已空,唯石难移留旧迹。
埋没尚存三四分,雨淋日炙如皴皵。太守恻然呼健儿,荷锄秉锸争来役。
健儿掘土不为坚,旋旋剜沙见圭隙。渐奇渐异人忘劳,更索更深知几尺。
瘦峰削出嵩华骨,虚窍凿破蛟螭额。千指曳绳车四轮,击鼓助力归东陌。
东陌东头湖水傍,黄泥洗尽何苍碧。故宅愈冷东湖喧,贵贱竞观无碍隔。
太守自怜坚直心,爱少憎多屡遭谪。南至苍梧及桂林,名山遍访无穷僻。
所宜厌惯不入眼,向此歌吟尤爱惜。我思永叔滁阳时,大誇古翠菱溪获。
作诗远寄予与苏,高唱相随无节拍。今知贤人趣向同,玩好托情亡俗格。
建康从事胡公疏,一见诧君如李白。雄才落笔泻天河,缀韵孤清仍险窄。
入探虎穴谁为难,辞通造化方能敌。殿后吾虽胆力强,独鞭疲马终无益。
胡公疏示祖择之卢氏石诗和之。唐代。梅尧臣。 袁州太守蓬山客,来过卢家寻怪石。卢家百物今已空,唯石难移留旧迹。埋没尚存三四分,雨淋日炙如皴皵。太守恻然呼健儿,荷锄秉锸争来役。健儿掘土不为坚,旋旋剜沙见圭隙。渐奇渐异人忘劳,更索更深知几尺。瘦峰削出嵩华骨,虚窍凿破蛟螭额。千指曳绳车四轮,击鼓助力归东陌。东陌东头湖水傍,黄泥洗尽何苍碧。故宅愈冷东湖喧,贵贱竞观无碍隔。太守自怜坚直心,爱少憎多屡遭谪。南至苍梧及桂林,名山遍访无穷僻。所宜厌惯不入眼,向此歌吟尤爱惜。我思永叔滁阳时,大誇古翠菱溪获。作诗远寄予与苏,高唱相随无节拍。今知贤人趣向同,玩好托情亡俗格。建康从事胡公疏,一见诧君如李白。雄才落笔泻天河,缀韵孤清仍险窄。入探虎穴谁为难,辞通造化方能敌。殿后吾虽胆力强,独鞭疲马终无益。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次韵王适元日并示曹焕二首。宋代。苏辙。 井底屠酥浸旧方,床头冬酿压琼浆。旧来喜与门前客,终日同为酒后狂。老大心情今已尽,尘埃须发亦无光。江南留滞归何日,万里逢春思故乡。放逐三年未遣回,复惊爆竹起春雷。祈年粗有樽中桂,寄远仍持岭上梅。莫笑牛狸抵羊酪,漫将崖蜜代官醅。二君未肯嫌贫病,犹得衰颜一笑开。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四。南北朝。庾信。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
七夕病中 其一。明代。王世贞。 病骨萧然一叶秋,疏帘不卷绛河幽。茶瓜酒果从无分,不起人天两地愁。
偈颂二首 其二。宋代。释慧开。 欲把生蛇化活龙,先将毒药灌喉咙。常教满腹如针刺,抛向洪波大浪中。
有感(七首)。明代。刘基。 漫漫阳春不见秋,人生得意总忘愁。茱萸谢尽芙蓉发,清夜吹笙月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