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居江上山,试与问京岘。
尝观鲍家诗,心慕已不浅。
行当卜结庐,依农事清亩。
傍葬吾先妻,同穴晚未免。
买谷勿险深,求冈要平显。
松竹应所宜,蒿莱预教翦。
我志决不移,君言幸须践。
刁经臣将归南徐许予寻隐居之所及亡室坟地因。唐代。梅尧臣。 欲居江上山,试与问京岘。尝观鲍家诗,心慕已不浅。行当卜结庐,依农事清亩。傍葬吾先妻,同穴晚未免。买谷勿险深,求冈要平显。松竹应所宜,蒿莱预教翦。我志决不移,君言幸须践。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乱后得袁二丈书。明代。宗臣。 浮云望断沧海边,尺书西来谁与传。眼前盗贼至今日,赋里江山非昔年。清世何人洗兵马,孤城有客愁烽烟。紫芋黄菊漫消息,秋风欲上湖东船。
五月十八日魏宗明官舍作。宋代。周紫芝。 黄尘白骨已无人,青谷朱楼尚有村。今夜三更山吐月,共倾双泪看金盆。
绝句二首 其一。宋代。朱淑真。 自折梅花插鬓端,韭黄兰茁簇春盘。泼醅酒软浑无力,作恶东风特地寒。
人月圆。清代。蔡灿。 十日小楼风雨九,何事苦离家。病逐愁增,量随欢减,春在天涯。相逢如梦,冰肌晕玉,羞靥飞霞。绣幄香浓,画屏人静,月映窗纱。
早起。宋代。萧立之。 参差曙色走归云,落月犹高欲近人。客鬓已随时事改,风光犹逐世情新。孔方不是折简客,白堕真成入幕宾。忽有微吟生眼界,山光遥映雨如尘。
林笋复生。宋代。苏辙。 春寒侵竹竹憔悴,父老皆云未尝记。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从地涌出长如人,一一便有凌云气。吾家老圃倦栽接,但以岁寒相妩媚。一朝纷纷看黄落,嵇阮相过无醉地。阴阳往复知有数,已病还瘳非即死。呼童径语邻舍翁,种竹未改当年意。姚黄左紫终误人,千叶重台定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