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舍隔墙东,萧萧槐树风。
声颜虽不接,翰墨遽能通。
未说凉堪饮,唯愁赋少工。
此焉知素拙,试与问杨雄。
太庙致斋答韩舍人简。唐代。梅尧臣。 斋舍隔墙东,萧萧槐树风。声颜虽不接,翰墨遽能通。未说凉堪饮,唯愁赋少工。此焉知素拙,试与问杨雄。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自盱眙至金陵道中作 其一。清代。王荫槐。 秋风吹桂树,驿路飘清香。淮山一夜雨,霁色催晨装。寥泬天宇高,新雁争先行。倦眼盼晴云,老鹘亦高翔。野人衣食谋,所乐惟稻粱。江淮夏盛涨,流冗良可伤。高原幸有秋,如云罢亚黄。旅食勿云贵,且复歌金穰。
点绛唇 春暮。清代。曹济。 细雨微风,杜鹃飞过花残了。萋萋芳草,春色如今老。绿树溪头,独把轻舟棹。青山杳,波痕淼淼,流去春多少。
同红豆村人南归舟中即事。清代。陆建。 作客谁怜我,同船尚有君。树深村落隐,月上棹歌闻。古塔横烟迥,秋镫隔岸分。布帆风送稳,吟过越江云。
读崇宁后长编二首。宋代。刘克庄。 陈迹分明断简中,才看卷首可占终。兵来尚恐妨恭谢,事去徒知悔夹攻。丞相自言芝产第,太师频奏鹤翔空。如何直到宣和季,始忆元城与了翁。
将离曲 其一。唐代。张乔。 子夜徵歌特底忙,奈何花月是离觞。春江千折牵游舸,若个津头柳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