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君少壮,走上浮图巅。
何为苦思我,平步犹不前。
苟得从而登,两股应已挛。
复想下时险,喘汗头目旋。
不如且安坐,休用窥云烟。
闻子美次道师厚登天清寺塔。唐代。梅尧臣。 二三君少壮,走上浮图巅。何为苦思我,平步犹不前。苟得从而登,两股应已挛。复想下时险,喘汗头目旋。不如且安坐,休用窥云烟。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重送曾子固。宋代。梅尧臣。 楚泽多年一卧龙,新春雷雨起鳞踪。谁知天上争腾跃,偶落池中杂噞喁。且自摧藏随浪去,何当驾驭使云从。刘累只说古来有,暂屈泥蟠莫便慵。
余和韵旧作一章以志感云。明代。王永积。 为寻高隐到终南,采得商芝路未谙。四座春温文字古,一泓秋碧水天涵。阶头鸠杖看俱化,颌下鹂珠许共探。古迹已同流水逝,好留明月照香龛。
松室调琴。元代。陈颢。 一室大如斗,床留三尺琴。苍松存古操,灵籁发遗音。鹤语惊秋冷,乌啼觉夜深。惟应贞白叟,会取伯牙心。
别赖云芝同年。清代。黄遵宪。 结客须结少年场。占士能占男子祥。为云为龙将翱翔。担簦跨马毋相忘。苍梧之水悠且长。中有浔山山苍苍。前有龙吕后朱王。灵芝继起殊寻常。浑金璞玉其器良。皇皇使者铁纲张。摩挲三之贡玉堂。凤凰飞飞上高冈。立足未稳天风刚。吹尔敛翼下八荒。长安纨裤多清狂。阔眉广袖时世妆。日醉杜曲歌韦娘。红裙翠襦围银觞。朝朝暮暮乐未央。子独闭门寻羲皇。青鞋破帽闇无光。时或行书买坊。邂逅揖我谓我臧。子之外家吾故乡。通明移家趋华阳。至今乡音犹未忘。西风牵手情话长。北邻胡二工文章。因我识子摅肝肠。桃笙棋褥铺绳床。敲冰煮茗焚清香。左陈钟鼎右缥缃。往往道古称先生。繁星窥户月在墙。甲夜至丙言尤详。子言少孤早罹殃。机声灯影宵啼螀。阿母责读声琅琅。每至蓼莪泣数行。去年雏凤新求凰。左敖右翿招由房。和鸣锵锵期育姜。倚门停闾久相望。不可以留行束装。春明门外多垂杨。寒雨乍断露始霜。今日送子天一方。贫士缩瑟无酒浆。祇用好语深浅商。子足暂刖庸何伤。归与兄弟谋稻粱。问字之酒束脩羊。男唯女俞欢重堂。明年槐黄举子忙。呦呦鹿鸣谐笙簧。行听子歌承筐将。人生相见殊参商。吁嗟努力毋怠皇!
董公健者,到秦川、正看秦时明月。立马灞陵桥上望,极目应添白发。
驰道云埋,重关日落,金铁争摩切。慷慨怀古,西风飒飒难歇。
念奴娇 十一夜黑窑厂对月龚芝麓先生招陪诸公送董玉虬侍御之任秦中五叠前韵。清代。陈维崧。 董公健者,到秦川、正看秦时明月。立马灞陵桥上望,极目应添白发。驰道云埋,重关日落,金铁争摩切。慷慨怀古,西风飒飒难歇。今夜客饯青门,马嘶珠络,好遣离愁豁。高处凭阑飞火树,光映凤城如雪。暂领河湟,旋朝京阙,丹槛看重折。木皮岭上,燕书休使稀绝。
梅花二十首 其十六。宋代。张道洽。 才有梅花便不同,一年清致雪霜中。疏疏篱落娟娟月,寂寂轩窗淡淡风。生长元从琼玉圃,安排合在水晶宫。何须更探春消息,自有幽香梦里通。
徐学士子容薜荔园十二首 其十二 钓矶。明代。顾璘。 子陵隐严濑,吕望栖磻溪。龙潜息云雨,虎变扬虹霓。徐君一片石,乃在震泽西。功成拂衣去,名与二公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