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雪犯阳和,寒阶覆短莎。
条牙摧不展,鸟舌噤应多。
变令已为失,易消如未苛。
桃花禹门水,早晚见通波。
依韵和许待制春雪。唐代。梅尧臣。 密雪犯阳和,寒阶覆短莎。条牙摧不展,鸟舌噤应多。变令已为失,易消如未苛。桃花禹门水,早晚见通波。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次胡伸道韵并简公允弟。宋代。刘跂。 几年书不到江东,知我忘形事事慵。南阮最贫方远宦,阿连同调且相从。狂生肯信原非病,妄校须惭广未封。安得论文如定力,不眠长听五更钟。
敷溪桥院有感。唐代。司空图。 昔岁攀游景物同,药炉今在鹤归空。青山满眼泪堪碧,绛帐无人花自红。
乐善老友辞官南归题梅奉赠 其一。明代。杨士奇。 解印南归江上家,文明门外发轻车。到时渐及新年节,閒玩园林雪后花。
七星桥。宋代。朱筠。 迂道层云指石门,桥过七里七星存。隔年滩发青如滴,傍砢山桃红欲喷。更与试巇偿往度,似因跻胜认斯村。武夷小小亲来别,莫敝精神心自扪。
浣溪沙六首 其三。近现代。刘永济。 千古长江不尽流,绮罗城郭几荒丘,含情凝望海东头。晕色灯衣笼浅夜,贮声歌匣带边愁,人家犹是画中楼。
忆秦娥。清代。袁嘉。 归舟急。春江月堕催停泊。催停泊。轻桡系处,柳丝笼碧。灵旗风卷芳魂灭。荒凉古庙留遗迹。留遗迹,空馀流水,为谁呜咽。
咏史 其一。清代。包兰瑛。 千古牛衣肯死忠,直臣折槛亦奇功。诸儒杜谷真无赖,谏表区区说后宫。
琐窗寒 其一 松蒿隐归梓出朝阳门,词以志哀。清代。叶昌炽。 刮面惊沙,朝阳门外,素车南下。丹旐飘扬,桥畔萧萧鸣马。叹金门十载郎潜,魂归谁与杯重把。但西风踯躅,衣冠如雪,道旁送者。斯人今不作,念吾党何依,礼堂长夜。精亡脉极,都为虫与注雅。矧茂陵剩稿无多,盛年早共应刘谢。为料量齾翰残篇,清泪如铅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