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冢遍青山,高低占原谷。
向来路已荒,今迷问樵牧。
涉水到云林,隔岗闻近哭。
沃酒白杨下,悲风何飋飋。
雨止梨园残,鸠声在茅屋。
寒食。唐代。梅尧臣。 坟冢遍青山,高低占原谷。向来路已荒,今迷问樵牧。涉水到云林,隔岗闻近哭。沃酒白杨下,悲风何飋飋。雨止梨园残,鸠声在茅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赏梅游中塘分韵得影字呈水心。宋代。戴栩。 神仙宅空碧,下亦爱人境。中塘岂所么,群物贲华景。始憩罗浮舟,水迅山石矿。三冈肇兹源,清旷可百井。疏起樵屋烟,密竚玉娥影。陇狮鼓雪鬃,石乌延帨颈。未竟前后村,忽迤东西岭。洁谐竹买邻,丑愧栎生生瘿。岁晏泽澍沽,日燥霜力猛。翩共千万芳,阻此一半骋。穷哦吊羁艳,炽炬药酷冷。谁料风骚家,敢奋造化秉。儿童骇新观,父老发旧省。初斸莎根移,肃布花阵整。春筐望雨肥,月桥任枝{疒省}。胡为浪钩引,众喧侵独静。滋味已足冠,色香难自屏。徘徊重徘徊,天北大星耿。
次韵张秘丞皱玉诗。宋代。刘克庄。 雨湿红裳靡待秋,摘来深愧木瓜投。祗今陈紫无真本,比昔姚黄胜一筹。聊荐金盘蠲渴肺,不烦绮席啭歌喉。圣朝仁远停包贡,赖有公诗为拔尤。
题双松山馆二律。清代。林则徐。 署邮特地送秋涛,山馆双虬对影号。倚槛浑忘行役苦,成阴曾费主人劳。徂徕结侣根原固,泰岱分封节并高。知是丁公勤爱护,梦中奚止兆三刀。
烛影摇红 花朝。清代。杨玉衔。 今问花神,生何偏诞春之半。风暄日暖燕莺晨,忙煞閒庭院。料理探芳心眼。锦城游、归歌缓缓。时光正好,百舌无端,浪评长短。客思天涯,踏青望里钿车远。青袍白袷试春衣,邻户闻裁剪。挑菜人来步懒。怅泥深、啼鸪语怨。三分有二,春色无多,斜阳催晚。
送沈子封太史入都兼问伯福近状。清代。吴保初。 黄鹤楼头云欲散,晴川阁上月初明。沧波送客浑无际,秋雨留人似有晴。多累已知身是赘,虚生宁问死无名。西风落叶长安道,倘遇唐衢为寄声。
寄苏州白二十二使君。唐代。张籍。 三朝出入紫微臣,头白金章未在身。登第早年同座主,题诗今日是州人。阊门柳色烟中远,茂苑莺声雨后新。此处吟诗向山寺,知君忘却曲江春。
酒酣再赋一绝。宋代。吴芾。 二年两度到蛾眉,今日还来话别离。所恨行人难久住,酒阑不见月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