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代公师墓,千年妙应林。
香随清昼永,山泣晚秋深。
列桂团风露,高松耐古今。
过墙深夜月,触目倍伤心。
题妙寂寺。唐代。陈宓。 百代公师墓,千年妙应林。香随清昼永,山泣晚秋深。列桂团风露,高松耐古今。过墙深夜月,触目倍伤心。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
陈宓。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登妙光阁。清代。宋华金。 为厌市城喧,来访化人境。振衣登高阁,秋空挂岚影。古松临危栏,俯身摩其顶。正始诸先民,于此曾煮茗。老僧话畴昔,故物存石鼎。弹指三生间,悠然发深省。
访疾。唐代。孟郊。 冷气入疮痛,夜来痛如何。疮从公怒生,岂以私恨多。公怒亦非道,怒消乃天和。古有焕辉句,嵇康闲婆娑。请君吟啸之,正气庶不讹。
午窗骤雨。宋代。韩淲。 日暖石础润,雷雨响空山。草木尽披霏,云气满窗间。我方岸帻坐,与客谈笑间。会当乘少霁,午阴听潺湲。
读宋景濂九贤遗像记。明代。钟芳。 濂溪周子颜如玉,颐下丰腴更修目。紫衣褒袖帽三山,髯疏舄赤裳还白。伯淳长貌色微苍,帽缁履白袍色黄。三者伊川正相似,气象夷粹殊刚方。康节广颡神清爽,缁袍素履和且庄。帽围有翼内领皂,颧高肩耸颀其长。横渠衣帽与前类,面圆色黄气刚毅。温公深衣兼幅巾,大带组履皆如制。晦庵体貌长更丰,目小而秀颧微红。面右黑子如北斗,蹑方衣素舒而恭。南轩恢伟姿烨然,椰冠道服青皂缘。绦丝履白眉目秀,望之宛若人中仙。东莱亦复伟形貌,幅巾峨峨服仍道。俨然在望即之温,九贤异地皆同调。图形大约如前云,按图学步讹本真。景怀我笃缁衣好,读之仿佛瞻其人。其人远矣道则迩,自湔尘翳传心神。吁嗟,今人自诧不落周孔后,九贤遗迹成刍狗。
饮谷司马荷花池。明代。杨巍。 不到濂溪上,谁知花正开。清临明月浦,美映九莲台。过雨看逾好,无风香亦来。眷兹君子德,日暮更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