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玉层层映翠微,蜀王心事此花知。
染红不到枝头上,想是啼鹃血尽时。
白杜鹃。唐代。王镃。 雪玉层层映翠微,蜀王心事此花知。染红不到枝头上,想是啼鹃血尽时。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
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送邢桂州。唐代。王维。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席上赠李尹。唐代。刘言史。 伛偻山夫发似丝,松间石上坐多时。瓢饮不曾看酒肆,世人空笑亦何为。
济源草堂歌赠傅钦之学士。宋代。郭祥正。 秀气鸿濛济州曲,十歌清池万竿竹。竹里修椽架草堂,不羡长安买华屋。春生广野碧玉柔,月拥翠岚银粉扑。低飞白鹭拣晴沙,闻晓黄鹂啭乔木。明明长剑倚太行,拂拂愁烟蔽盘谷。重冈渐远势愈高,云开青出分秋毫。龙蛇鳞甲雪霜洗,壮士四顾空提刀。阴晴万变恣吟写,三叠琴声猿夜嗥。君不见古来功名输隐叟,种桃采芝皆皓首。不将机械搅灵源,能使形骸颇长久。明公何年归草堂,扁舟我即浮沧浪。江鱼有味四时美,一蓑醉临芦花傍。男儿彼此送终毕,自算此身无得失。江东片月过河阳,为照两处无何乡。
偈二十七首。宋代。释守净。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漫兴 其三。清代。陈鹏年。 冬春如过隙,秋老尚羁栖。久暂吾何择,荣枯理亦齐。裹粮师白石,行药想丹梯。日话黄冠侣,三茅近弗迷。
因与伯氏同一僧话武夷事作诗追寄之。宋代。王洋。 直峰峭壁天半青,高檐张灯疑挂星。山川势力有如此,择地信可棲仙灵。我前解官古樵戍,志愿本欲探珠庭。时当恢台积氛雾,一日三雨时三停。载舟撑石逆喷浪,自谓力可登青冥。篙工榜岸遭急洒,回宿营荒宇依祠厅。二三道士谬告别语,云此润泽来云軿。此闻与人诵旧说,仙官下瞩如明荧。游占晴爽恶昏滞,官去此法当伶俜。果还近甸阻天路,一官泛迹随飘萍。退这昔日徙南服,祝融胜掷开仙扃。近时苏翁失定武,太行毛发无馀开。一晴一雨告休咎,晴者人乐阴天荆。我意神官与人异,宜以行事分膻腥。人如阨弃神变厌,世间利达真芳馨。穷通兼忘扶正直,人知戒劝思常经。有如神意本不尔,人意忘卜欺愚听。黄钟太吕绝世韵,扣击距跃嗟短莛。心知得路适远意,愿结茅庐当寒汀。真游适远未可必,遥寄此语通丁宁。
秋日田园杂兴。宋代。范成大。 放船闲看雪山表,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镇相望、两年重见,新霜髭鬓如许。苍茫家国无穷泪,都付笛声筝语。
肠断处。对老柳残荷、谁复如前度。江湖倦旅。正妒煞迦陵,及身清晏,满意勘音吕。
摸鱼儿 题子有《填词图》即送其南下便道游岱。清代。陈宝琛。 镇相望、两年重见,新霜髭鬓如许。苍茫家国无穷泪,都付笛声筝语。肠断处。对老柳残荷、谁复如前度。江湖倦旅。正妒煞迦陵,及身清晏,满意勘音吕。多歧路,乾净可留片土。年芳恐不吾与。荃茅变化浑无准,虚说结兰延伫。君试数。恁旧社佳俦、沙散何缘聚。匆匆又去。羡巾箧携来,岳莲庐瀑,飞鞋蹑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