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吹断树飘声,耳洗灵泉得隐名。
流到元嘉河路变,宋时恐失晋时清。
冷泉亭。唐代。王镃。 天风吹断树飘声,耳洗灵泉得隐名。流到元嘉河路变,宋时恐失晋时清。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
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玉蝶泉。宋代。张圭。 仙人修炼地,玉井著神功。日月双轮见,阴阳两窍通。可堪清澈底,那更施无穷。尚冀丹砂力,当浇尘念空。
庚午腊中苦寒不雪不雪岭南之常而苦寒为希有矣。宋代。郑刚中。 檐风动修竹,终夜玉相戛。晓望山头松,孤瘦冻欲折。欣然扫茅亭,准拟看飞雪。待之既踰时,脚硬冷如铁。青山全不老,暮雨空凄绝。岂非地气偏,湿浊旧不泄。剪水下云来,祗向虚空歇。今年腊中寒,万口称凛冽。此是雪先声,荡洗岭南热。蜑叟且莫惊,造化无差别。会须烟瘴林,都有琪花结。草色润如酥,看取焦枯活。
勉学者。清代。刘鹗。 文学登名日,青云发轫初。慎毋轻作吏,亦足取亨衢。得意宜思效,功成更读书。异时横浦上,烂烂夜明珠。
赠谢民师。宋代。刘弇。 三语君为掾,百罹吾厌生。江山共乡思,兰桂敌交情。黄卷真无负,龙渊恐不平。何当改初服,别约纽荃蘅。
梅花二十首 其十五。宋代。张道洽。 才有梅花便不村,其人如玉立黄昏。些些蕊里藏风韵,个个枝头带月魂。常挹清香来燕坐,可教落片点空樽。到腰深雪庭前白,心事寒松拟共论。
浣溪沙(政和癸巳仪真东园作)。宋代。向子諲。 花样风流柳样娇。雪中微步过溪桥。心期春色到梅梢。折得一枝归绿鬓,冰容玉艳不相饶。索人同去醉金蕉。
钟山即事。宋代。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戏和微之答窦七行军之作(依本韵)。唐代。白居易。 旌钺从櫜鞬,宾僚礼数全。夔龙来要地,鹓鹭下辽天。赭汗骑骄马,青娥舞醉仙。合成江上作,散到洛中传。陋巷能无酒,贫池亦有船。春装秋未寄,谩道有闲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