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暮,看麦枯蚕老,故乡风物。缟袂青裙桑下路,笑动斜阳村壁。鹅鸭比邻,牛羊日夕,父老头如雪。桑麻旧语,宁论汉庭人杰。谁办草草杯盘,朱樱绿笋,逸兴尊前发。冉冉年华吾老矣,目送孤云明灭。拾穗行歌,摘瓜抱蔓,此事真毫发。逢君轰饮,与吾唤取明月。
念奴娇·江南春暮。唐代。李孝光。 江南春暮,看麦枯蚕老,故乡风物。缟袂青裙桑下路,笑动斜阳村壁。鹅鸭比邻,牛羊日夕,父老头如雪。桑麻旧语,宁论汉庭人杰。谁办草草杯盘,朱樱绿笋,逸兴尊前发。冉冉年华吾老矣,目送孤云明灭。拾穗行歌,摘瓜抱蔓,此事真毫发。逢君轰饮,与吾唤取明月。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神武门高早挂冠,首嗟荣路久淹蟠。诗辞故故推灵运,禅语时时对道安。
书字不誇云五朵,卧閒偏怯日三竿。遐龄清德全真乐,谁识荣期善自宽。
伯父致政通直取谢灵运诗句作萧散堂赋诗次和寄二首 其一。宋代。葛胜仲。 神武门高早挂冠,首嗟荣路久淹蟠。诗辞故故推灵运,禅语时时对道安。书字不誇云五朵,卧閒偏怯日三竿。遐龄清德全真乐,谁识荣期善自宽。
赤山书事寄龟巢谢隐君君南兰陵人今避兵居吴。明代。杨基。 曾向溪南看艺麻,竹杠兜子一肩斜。秧苗尚短仍含谷,荷叶才高已上花。蚕屋柘烟朝焙茧,鹊炉沉火昼薰茶。而今风雨成抛绝,卧听西园两部蛙。
游灵隐寺遂蹑韬光径小憩金莲池上。清代。祖之望。 侵晨陟岩扃,莽莽深雾亘。冥踏身渐高,薄曦辨樵径。登顿不知遥,盘折非一磴。丘壑堕渺茫,林木纷䒌靘。繁若雨露滋,余泣珠光凝。到寺倏晶明,入门发高兴。何处峰飞来,俨从地底迸。嵌空构虚无,劖刻孰梯隥。洞府罗精灵,纵横庋几凳。下坠忧欹倾,上支虑蹭蹬。根留太古云,胎出鸿濛孕。石髓胶不流,寒浆绕其胫。遂令静者心,悠然惬清听。相与游精蓝,禅悦方出定。称诗略上口,事佛信匪佞。出示香光书,云栖可互证。沿缘得幽蹊,决计还揽胜。野竹凌青霄,红叶缀丹磴。曲笕细通流,修坂履移墱。足急漫重茧,腰折乃类磬。堪笑血肉躯,呕哕吐饾饤。濯以清泠泉,坐来冰雪莹。扪萝读藓碑,观鱼对水镜。一杯候火茶,两腋清风净。愧分伊蒲供,曾无怪石赠。趣永澹忘归,登舟日将暝。扬帆别山灵,后约庶可订。
寄答田端云 其二。清代。潘淳。 纬萧河上客,于世本无争。晒药惟烦妇,题诗不爱名。艰难悲万里,飞动悔平生。空具扶犁手,何年遂耦耕。
南都感怀二首 其二。近现代。阳兆锟。 不为功名不为钱,辞家十载事征鞭。匹夫那许忧天下,秋色无端上鬓边。毕竟多愁缘识字,商量上策独逃禅。吴中今又羁张翰,一忆莼鲈一惘然。
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宋代。梅尧臣。 百菓各甘酸,或由人所植。木瓜闻卫诗,赠好非玉色。投此琼玖报,盖重车马饰。贵贱今既殊,凌纸字翕赩。一一如明珠,自得见安格。复何备国风,庶亦见王泽。捧之为重赐,诵已乃忘食。幸资药品用,少助宣调力。南土加文章,州异肥瘠。公将和鼎餗,微意愿寻绎。
春景 其三 孤舟乱春华。宋代。刘辰翁。 晴日孤舟好,溪流带岸斜。浮游忘世虑,烂熳乱春华。朝共渔穿港,暮随鸥宿沙。却知桃有路,惟见柳无涯。蓑舞村村酒,罾歌处处花。群仙惊再见,留宿武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