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稻频相望,莺黄几日深。人间又秋色,垂老足閒心。
夕照明归鸟,高林接暮阴。前峰初上月,约略半林侵。
偶题。唐代。王夫之。 禾稻频相望,莺黄几日深。人间又秋色,垂老足閒心。夕照明归鸟,高林接暮阴。前峰初上月,约略半林侵。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处梦。明代。释宗泐。 处世皆如梦,惟吾识趣閒。乾坤同逆旅,日月自循环。觅句多临水,支颐或看山。庄周与蝴蝶,犹在是非间。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唐代。李隆基。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直为经过行处乐,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预想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次韵黄鲁直晁尧民游马颊归。宋代。李之仪。 洋洋引天津,湍悍谁为写。谋臧神所劳,穹筑限修野。缅怀二三子,感物寓土苴。卯饮束貂裘,指顾来其下。霜风面欲黎,踉跄倚羸马。一笑等飞云,吾生竟何者。
江上题所居。唐代。韦庄。 故人相别尽朝天,苦竹江头独闭关。落日乱蝉萧帝寺,碧云归鸟谢家山。青州从事来偏熟,泉布先生老渐悭。不是对花长酩酊,永嘉时代不如闲。
菩萨蛮 题拈花图。清代。沈善宝。 胸罗锦绣文如凤。才人合受名花供。三叠奏清平。春风鳌背行。黄粱犹未熟。妙手传金粟。参透大乘禅。拈花一莞然。
和泉伯幽思韵二首。宋代。曹勋。 每惜年华易,风灯与凿光。心情成老大,世态只炎凉。冷入芭蕉雨,烟轻薜荔墙。故人愁更远,夜夜渡清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