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家门前杨柳枝,南来北往折残时。去去青骢都不返,郎行莫再挽青丝。
折杨柳。唐代。王夫之。 儿家门前杨柳枝,南来北往折残时。去去青骢都不返,郎行莫再挽青丝。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次韵梁尉秦碑古风。宋代。王十朋。 姬嬴遗迹存者希,世传石鼓稽山碑。石鼓揄扬得韩子,文与二雅争驱驰。秦碑夸大颂功德,埋没草莽无人知。或言山顶石犹在,上有虎豹龙蛇螭。神藏鬼护荆棘蔽,崖悬磴绝登无岐。广文好奇穴探禹,梅仙喜事僧寻支。我赞其行要亲睹,勿受世俗流传欺。望秦秦望两崭绝,何山壁立东南涯。礼碑屹植最高处,不知磨灭从何时。剔苔扫墨了无有,模糊片纸亦足奇。浓云霮䨴黯将雨,古木槎牙蟠老枝。归来走笔出险语,诃政叱斯同小儿。诗成得得写寄我,词严意伟法退之。我闻秦人灭六国,酷若犬磔临江麋。先王法为秦所负,负秦况有秦有司。五经灰飞儒溅血,尧舜周孔何能为。上蔡猎师妙小篆,奴视俗体徒肥皮。东封太山南入越,大书深刻光陆离。沙丘风腥人事变,鬼饥族赤谁嗟咨。汉兴万事一扫去,惟有篆刻馀刑仪。磨崖欲作不朽计,其如历数不及期。蚩尤五兵纣漆器,人物美恶宁相疵。我虽过秦爱遗画,南山入望频支颐。不须峄阳访枣刻,不用迁史观雄辞。虚堂默坐对此纸,闭眼暗想君勿嗤。要知秦碑没字本,却类周雅无辞诗。
七月十九日同嘿园游翠微卢师诸寺。清代。陈宝琛。 山灵不愠我来迟,急雨回风与洗悲。破刹伤心公主塔,坏墙掩泪偶斋诗。后生谁识承平事,皓首曾无会合期。三十年前听琴处,秘魔厓下坐移时。
昭君怨。元代。张翥。 队队毡车细马。簇拥阏氏如画。却胜汉宫人。闭长门。看取蛾眉妒宠。身后谁如遗冢。千载草青青。有芳名。
送戴生归献县。明代。何景明。 旅室苍苔静,寒城月色阴。归人对明烛,别调入瑶琴。渤海高云夕,滹沱积雪深。趋庭知有日,应慰倚门心。
重阳日访元秀上人。唐代。司空图。 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对榻眠。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
寄越州张子文待制二首。宋代。冯时行。 霜清玉洁紫微人,海水群飞蹭蹬频。首尾七年归剪拂,东西万里隔声尘。酒杯强遣愁中趣,药裹长随侵裹身。天远征鸿飞不到,登高极目更伤神。
题泸南石洲滩。宋代。冯时行。 云间依约起楼台,江上遥观眼豁开。初谓僧房有钟磬,那知人户半蒿莱。一生梦幻本如此,过眼浮云安在哉。独倚斜阳吊今古,乱鸦飞处一舟回。
浓绿交阴,脆圆经雨,夏景正新。遽紫泥封检,红幢建钺,飘然吹起,一片闲云。禁殿趋班,玉音亲诏,并遣皇华通宝邻。凌篘去,任重霄温暑,万里风薰。
炎曦正斡天钧。更午气均齐天地根。运至精感化,千和万合,涤除旁说,必自成真。已约归期,秋风前后,梨枣黄花满地匀。阊阖晚,待朝元紫府,上达明君。
沁园春。宋代。曹勋。 浓绿交阴,脆圆经雨,夏景正新。遽紫泥封检,红幢建钺,飘然吹起,一片闲云。禁殿趋班,玉音亲诏,并遣皇华通宝邻。凌篘去,任重霄温暑,万里风薰。炎曦正斡天钧。更午气均齐天地根。运至精感化,千和万合,涤除旁说,必自成真。已约归期,秋风前后,梨枣黄花满地匀。阊阖晚,待朝元紫府,上达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