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涤净西清,层云仍南飞。夕光相宛约,霜气乍依违。
深紫明峰色,馀绿滋垣衣。仰瞻零叶坠,时有寒禽归。
绪心同群动,敛息无馀机。收照光自炯,敷荣道巳非。
晴日容相借,行将陟翠微。
冬日晚照书怀。唐代。王夫之。 山涤净西清,层云仍南飞。夕光相宛约,霜气乍依违。深紫明峰色,馀绿滋垣衣。仰瞻零叶坠,时有寒禽归。绪心同群动,敛息无馀机。收照光自炯,敷荣道巳非。晴日容相借,行将陟翠微。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始至云安寄兵部韩侍郎中书白舍人二公近曾远守故有属焉。唐代。刘禹锡。 天外巴子国,山头白帝城。波清蜀栜尽,云散楚台倾。迅濑下哮吼,两岸势争衡。阴风鬼神过,暴雨蛟龙生。硖断见孤邑,江流照飞甍。蛮军击严鼓,笮马引双旌。望阙遥拜舞,分庭备将迎。铜符一以合,文墨纷来萦。暮色四山起,愁猿数处声。重关群吏散,静室寒灯明。故人青霞意,飞舞集蓬瀛。昔曾在池籞,应知鱼鸟情。
题陶灿文引觞自酌图七首 其二。清代。王家枢。 我欲负长剑,大海截鲛鲸。犁庭穷绝漠,乘槎泛重瀛。请缨空有愿,投书总无灵。不如来饮酒,兀兀其无醒。
送李中冈入京。明代。陶益。 祖帐三城路,春风万里程。王孙俄已别,芳草若为情。丽日生书剑,垂柳拂旆旌。长安怜得意,遮莫马蹄轻。
蒲涧奉呈蒋帅待制。宋代。郭祥正。 菖蒲涧底生九节,流水遂作菖蒲香。安期服之已仙去,漫脱双舄留秦皇。秦皇杀伐自无度,年龄社稷何由长。蓬莱毕竟不可见,十祠千载聊相望。散发追之又无迹,后来诡谲传崔郎。至今正月二十五,城北夹道珠帘张。元戎要宾锤大鼓,老蛮献馔烧肥羊。倾城尽作蒲涧饮,美俗眷恋神仙乡。穿云丝竹度别浦,绕山金翠明残阳。我乘款段到已晚,越台仅得参壶觞。公携大句使我读,冰澌戛齿清琅琅。张侯继作亦精敏,兰茝相倚传芬芳。却寻陈事考僭迹,死佗称帝鋹称王。基山控海恃远崄,大明一出旋消亡。岂如戴主效臣节,白骨虽朽忠名彰。只今神孙太母圣,天下击壤歌时康。佳期不邀墓中鬼,乐民之乐真循良。勒词苍崖告万古,蒲涧之会无淫荒。
一萼红 其一 偕声越游金华北山。近现代。王季思。 晓山青。带疏林远水,图画展银屏。野渡舟回,严城集散,沙际人语零星。路回处、寒泉溅玉,渐好景迎我叩岩扃。曲径蜗旋,翠亭鹤峙,呼侣同登。深洞何年仙去,剩双龙宛若,石骨犹腥。涧户移营,芝田牧马,时事猿鸟都惊。黯凝望、归云送目,待唤起风后为扬舲。咫尺钱塘,断魂谁问西兴。
赠张万户征闽凯还。宋代。李复。 瘴雨蛮烟远蔽空,只将谈笑荡群凶。旌旗夜卷妖星殒,鼓角秋高杀气雄。已喜张良还灞上,更须龚逐守闽中。凯歌声动天颜喜,金虎三珠拟报功。
夏日同姚子玉费子文游云居寺。明代。李时行。 苍烟白石满空山,野寺深藏乱竹间。游客漫随清磬入,老僧长对落花閒。潭边宿雨从龙去,树底残云伴鹤还。尽日临流恣幽赏,披襟坐遍石苔斑。
次韵张著作赠讲礼孙秀才。宋代。赵抃。 丈席横经事讲评,暂开雄辩五河倾。十年素蕴胸中吐,一日清风坐上生。诸子授来疑顿释,先儒宗后业偏精。尘编古有多门学,今喜公能为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