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山不改,溪边台已倾。
越兵来处路,流水尚哀声。
昨日荷花生,今朝菱叶死。
亡国不知谁,空令怨溪水。
姑苏杂咏 越来溪(在横山下)。唐代。高启。 溪上山不改,溪边台已倾。越兵来处路,流水尚哀声。昨日荷花生,今朝菱叶死。亡国不知谁,空令怨溪水。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筑室次陈实卿先生韵。元代。赵汸。 烟销甲第是豪奢,苟美蜗居岂尚华。扬子苦贫犹有宅,杜陵遭难久无家。续将貂尾元非旧,拆补天功岂有涯。追远敬宗惭未就,新诗合与广筵誇。
答孟秀才。唐代。皎然。 羸疾依小院,空闲趣自深。蹑苔怜静色,扫树共芳阴。物外好风至,意中佳客寻。虚名谁欲累,世事我无心。投赠荷君芷,馨香满幽襟。
寄任元朴。明代。李舜臣。 去国今二载,犹传谏诤名。圣朝非尔弃,时俗乍相倾。迹向陶丘敛,书从梁狱明。平生欲何似,岁暮卧山城。
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唐代。杜牧。 去夏疏雨馀,同倚朱阑语。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王右军屏风帖宣和所收。元代。许有壬。 鼠须茧纸久消磨,谁信王书世不多。片楮多应有神护,永和流播到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