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英忽夏发,宛在阿戎家。细认惊初见,高吟喜共誇。
不依寒竹雨,欲映午榴霞。我意甘迟暮,樽前有此花。
王公子宅五月菊。唐代。高启。 秋英忽夏发,宛在阿戎家。细认惊初见,高吟喜共誇。不依寒竹雨,欲映午榴霞。我意甘迟暮,樽前有此花。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上苏端明。宋代。郑侠。 闻说天南受赐深,传方施药每挥金。看天风格樽前熊,妙国胸怀枕上心。草木亦蒙铨品力,山川难载颂歌音。如今收拾知何用,衣被华夷有传霖。昔向东坡览古文,长嗟简策锁风云。那知日月归元首,立见夔龙遇放勋。夷夏生灵真久困,圣贤膏泽有前闻。帡幪天地期功业,妙画奇书请暂焚。
怀归 其二十六。明代。申佳允。 支离愁病骨,畿甸朔风柔。此日多麟凤,一官自马牛。霞城青岱岳,龙潴碧潭秋。双眼乾坤外,生涯在十洲。
矫志诗。两汉。曹植。 芝桂虽芳。难以饵鱼。尸位素餐。难以成居。磁石引铁。于金不连。大朝举士。愚不闻焉。抱璧涂乞。无为贵宝。履仁遘祸。无为贵道。鹓雏远害。不羞卑栖。灵虬避难。不耻污泥。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济济唐朝。万邦作孚。逢蒙虽巧。必得良弓。圣主虽知。必得英雄。螳螂见叹。齐士轻战。越王轼蛙。国以死献。道远知骥。世伪知贤。覆之帱之。顺天之矩。泽如凯风。惠如时雨。口为禁闼。舌为发机。门机之闿。楛矢不追。
百字令。唐代。康有为。 无憀有恨,正荷花时候,春愁翻热。约个酒人添个影,卷起湘帘望月。雪藕丝长,拗莲心苦,此意吾能说。隔窗鹦鹉,为说也自饶舌。又是酒倦灯阑,绿茶初酽,越色瓮杯洁。细数流年如一昨,独有心情凄绝。春草秋花,神仙儿女,其事无完缺。看侬铁笛,一声吹破云裂。
谢江右陈医昭送五品妙丹。明代。湛若水。 禺山过我坭丸子,分惠医身五品丹。我有医心丹未试,凭君传播到人寰。
闽江别意赠丘孟政服阕之天官。明代。王恭。 锦袍纱帽去飘飘,风木声中思转遥。春树暮云愁对酒,绿波芳草暂停挠。白门月曙闻孤笛,杨子江寒见落潮。此度宦游须补报,未应空荷圣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