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重行幸,六虬法乾旋。
北巡初避暑,东祠已祈年。
群官从清尘,粲若星丽天。
前扬豹尾竿,左靡鱼须旃。
瀚海通汉月,萧关绝胡烟。
愿奉千龄乐,皇躬长泰然。
上之回。唐代。高启。 圣主重行幸,六虬法乾旋。北巡初避暑,东祠已祈年。群官从清尘,粲若星丽天。前扬豹尾竿,左靡鱼须旃。瀚海通汉月,萧关绝胡烟。愿奉千龄乐,皇躬长泰然。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间居漫兴。明代。杨守阯。 公署抽毫每隔旬,私居终日乐门身。满床黄卷为师友,排闼青山作主宾。一任漫天风絮乱,祗怜匝地雨苔新。日高卧听莺声巧,不唤鸡鸣待漏人。
送赵符卿之燕中。明代。胡应麟。 夹道衣冠瀫水傍,欣看承诏入长杨。龙池乍逐抽毫客,凤阙新超尚玺郎。旆拥飞霞行碣石,船随疏雨出钱塘。中朝相业谁堪并,竹帛行占太史扬。
望衡岳。宋代。王称。 絓席湘水上,始观祝融峰。何人奠炎服,植此金芙蓉。下窥俯南极,仰攀接层穹。昂昂五峰尊,同立元气中。阴晴变气候,众壑应寡同。缘萝石磊磊,喷壑泉濛濛。遥洒洞庭雪,五月飞凉风。伊昔礼明禋,望秩犹三公。灵湫出云雨,有祷无不通。离明舞朱雀,星纪专化工。而我契冥漠,览眺殊未穷。火黎记昔冢,圮剥今无踪。营丘秘真图,孤魂竟谁从。浮云鸟道没,白日长天空。惟应吊虞舜,一啸苍梧东。
寄二孙 峣。宋代。陈造。 忆昔初抱孙,双鬓飒已秋。眼看与我长,岁月如许遒。我以薄宦西,汝为守舍留。梦辄来后前,岁律欻再周。想今与乃父,长我更半头。天姿粹而温,整整静不浮。六经如取携,八面自优游。落笔动万言,颇能如翁不。如翁何足道,抗志须前修。良匠有妙斲,惰农无厚收。彼哉碌碌者,不源而计流。吾言不虚往,过是夫何求。
番阳台上生春草,湖外之山为谁好。沧波日日送征帆,多少行人此中老。
翁昔少年初远游,吴楚东南事幽讨。江海诗名三十年,尽揽风烟入行稿。
半山歌为馀干周隐君作隐君早岁江湖中有半山行藁三十年晚归冠山终老焉。元代。成廷圭。 番阳台上生春草,湖外之山为谁好。沧波日日送征帆,多少行人此中老。翁昔少年初远游,吴楚东南事幽讨。江海诗名三十年,尽揽风烟入行稿。归卧冠山一半云,知足由来合天道。黄金似水供岁时,白发如霜照清昊。却留一半与诸君,若个似翁归亦早。傍人错比争墩翁,翁若闻之应绝倒。
螺墩偕同人宴集 其二。清代。徐盛持。 几度看花泛画船,三村毕竟负花缘。旧时桃李犹能笑,此会裙钗亦是仙。山色微开新雨后,波光缓趁晚风前。城楼鼓角声声彻,回首江城起暮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