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杖一锡,一钵复随缘。钵中贮秋月,锡底飞寒泉。
警鹤有时响,收龙都静眠。但令无挂碍,不爱辟支禅。
罄室先生为月泉上人画一锡一钵聊成短赠。唐代。王世贞。 道人杖一锡,一钵复随缘。钵中贮秋月,锡底飞寒泉。警鹤有时响,收龙都静眠。但令无挂碍,不爱辟支禅。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见《宝庆府志》。《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而三湘仅存其二矣。予生长三湘,溯洄云水,爰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乡国之思。
三湘棹歌(三首选一)。清代。魏源。 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见《宝庆府志》。《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而三湘仅存其二矣。予生长三湘,溯洄云水,爰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乡国之思。
江湖胜览。明代。陈昌。 笔床茶灶寄生涯,来往烟波到处家。帆影拂云过九泽,猿声啼月下三巴。黄陵庙古多春草,白帝城空有暮鸦。寂莫不须伤往事,且沽樽酒涴梨花。
采桑子 其二 春日寄怀纫兰妹。清代。李佩金。 红樱斗帐愁难寝,明日花朝。整备无聊。春过江南第几桥。碧天如水横珠斗,豆蔻香烧。韵字纱挑。月写花枝上绮寮。
鹧鸪天 其二。宋代。赵可。 十顷平波溢岸青。草香沙暖水云晴。轻衫短帽垂杨里,楚酒相看别有情。挥彩笔,倒银瓶。花枝照眼句还成。老来旋减金钗兴,回施春光与后生。
寄新吴友人。宋代。赵师秀。 每于楼上立,远远望新吴。春至山疑长,江空雨似无。怀才人尽爱,多病体常癯。若治东游策,舟行与子俱。
田家行二首。宋代。赵蕃。 江东闻田歌,湖北听田鼓。鼓声于以相疾徐,歌调因之慰劳苦。东山丝竹仍携妓,风月鸣蛙胜鼓吹。何如田鼓与田歌,乌乌坎坎安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