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可见,还上古时台。
九月悲风发,三江候雁来。
浮云通百粤,寒日隐蓬莱。
逐客音书断,凭高首重回。
登台。唐代。王廷相。 古人不可见,还上古时台。九月悲风发,三江候雁来。浮云通百粤,寒日隐蓬莱。逐客音书断,凭高首重回。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城头乌。宋代。刘敞。 城头月出天正白,众乌惊飞啼夜色。枝高风多露新滴,畏声恶影不能息。愁人感之援鸣琴,拂弦成声泪沾襟。嗟尔一生八九雏,游翔不过东西林。白头反哺无所恨,桓山分飞独何心。
小园对景。明代。饶相。 小院馀花草,春深引兴浓。芳枝来啄雀,残蕊惹游蜂。触景知时令,隔墙聆夕舂。公馀閒对此,生意与之同。
送哀。宋代。刘克庄。 去郡于兹十八年,欢传良牧出藩宣。更烦逸骥康沂海,会见灵禽下颍川。绝喜铃斋新有助,莫嫌玉局冷无欢。此行未论胶东赏,且作廉丞亦自贤。
再用子经韵简曾元瑞 其一。元代。卢琦。 千里青山绿树深,雨中骑马惬幽寻。故园松柏秋风早,无限新愁上客心。
春归五首 其四。宋代。朱淑真。 一点芳心冷若灰,寂无梦想惹尘埃。东君总领莺花去,浪蝶狂蜂不自来。
郑生襟宇绝纤埃,夏子心希好学回。谁遣吾人来破愿,可能良夜不衔杯。
从来月罕中秋见,那更尊无俗子陪。遥指桂枝因贺客,文星近岁属温台。
壬申中秋交朋解散不期而会者郑生逊志夏生伯虎因小饮玩月二子各以诗赠依韵酬之 其一。宋代。王十朋。 郑生襟宇绝纤埃,夏子心希好学回。谁遣吾人来破愿,可能良夜不衔杯。从来月罕中秋见,那更尊无俗子陪。遥指桂枝因贺客,文星近岁属温台。
【黄钟】刮地风 别思。元代。赵显宏。 莫唱阳关且住者,怕听三叠。雕鞍去后早来些,争忍离别?舞台歌榭,好天良夜。美满恩情,等闲抛撇。鸳鸯简再摺,平安字怎写?即渐里瘦了人也。春日凝妆上翠楼,满目离愁。悔教夫婿觅封侯,蹙损眉头。园林春到,物华依旧。并枕双歌,几时能够?团圆日是有,相思病怎休?都道我减了风流。慵整云鬟懒画眉,此恨争知!有情何怕隔年期,总是呆痴。清明天气,女流闲戏。斗蹴秋斗,有情无意。杨花正乱飞,莺声不住啼,睡梦里过了寒食。人比前春瘦几分,掩过唐裙。思君一度一销魂,生怕黄昏。银挑尽,绣帏孤闷。切切悲悲,有谁亻秋问口儿里怨恨,心儿里自忖:谁教你待做夫人? 叹世 昨日街头唤小哥,早两鬓婆娑。云间乌兔似撺梭,老了人呵。琴堂难坐,林泉堪卧,山鸟山花,尽供吟和。清闲怎似他,功名不恋我,因此上落落魄魄。安乐窝中且避乖,倒大优哉。寒梅不顾栋梁材,别样清怀。小庵茅盖,主人常在。缄口藏舌,坐观成败。韩元帅阵开,楚重瞳命衰,汉高皇拆了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