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三年冬大礼五首。唐代。曹唐。 皇帝斋心洁素诚,自朝真祖报升平。华山秋草多归马,沧海寒波绝洗兵。银箭水残河势断,玉炉烟尽日华生。千官整肃三天夜,剑佩初闻入太清。海日西飞度禁林,太清宫殿月沉沉。不闻北斗倾尧酒,空觉南风入舜琴。歌压钧天闲梦尽,诏归秋水道情深。雪风更起古杉叶,时送步虚清磬音。太一天坛降紫君,属车龙鹤夜成群。春浮玉藻寒初落,露拂金茎曙欲分。三代乐回风入律,四溟歌驻水成文。千官不动旌旗下,日照南山万树云。山拥飞云海水清,天坛未夕仗先成。千官不起金縢议,万国空瞻玉藻声。禁火曙然烟焰袅,宫衣寒拂雪花轻。侧闻左右皆周吕,看取从容致太平。太和琴暖发南薰,水阔风高得细闻。沧海举歌夔是相,历山回禅舜为君。翠微呼处生丹障,清净封中起白云。今日病身惭小隐,欲将泉石勒移文。
慰三和作不到叠前韵嬲之二首 其一。清代。张洵佳。 天下英雄只使君,不求腾达亦超群。门无车马陪琴卧,室有芝兰比德薰。旧雨卅年寻旧梦,新诗一卷当新闻。重阳过后花争放,好约篱边醉夕曛。
桂枝香 雪晴登鸡鸣寺豁蒙楼,用王介甫韵。近现代。周岸登。 爽心快目。似史说子玄,经论王肃。十里湖光一镜,彩舟群簇。迎春霁雪来窥牖,对披襟、蒋山高矗。练拖江步,云粘树顶,熘悬峰足。有虿发,雏颜共逐。问何代台城,悲笑相续。羞照胭脂,废井沁波留辱。小营校练场如砥,渐裙腰、芳草惊绿。古愁今感,归来慵记,后庭哀曲。
赋丹峤白云卷。明代。曹义。 天风吹暖云悠扬,瀰山带树何苍茫。宦游之子重彷徨,□英宛在亲舍傍。亲舍迢□隔闽越,定省旷兮甘旨缺。三釜虽荣恨莫将,目断云山心欲绝。□□□□几千里,丹峤□峨白云里。瞻云恨不生羽翰,随云时复凌风起。凌风飞去落谁家,戏舞班衣为亲喜。
柳州开元寺夏。宋代。吕本中。 风雨翛翛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开万壑留。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到竟沈浮。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