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绝茅居,云泉绕枕虚。烧移僧影瘦,风展鹭行疏。
卷箔清江月,敲松紫阁书。由来簪组贵,不信教猿锄。
送从叔书记山阴隐居。唐代。李洞。 山顶绝茅居,云泉绕枕虚。烧移僧影瘦,风展鹭行疏。卷箔清江月,敲松紫阁书。由来簪组贵,不信教猿锄。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相和歌辞。大堤行。唐代。孟浩然。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故园 其二。清代。黎庶蕃。 斤竹溪边宅,棕榈四面环。有人间把钓,无事懒开关。野鹿眠芳草,春禽响暮山。年年此时节,风雨箨龙斑。
楚妃吟。清代。王筠。 窗中曙。花早飞。林中明。鸟早归。庭前日。暖春闺。香气亦霏霏。香气漂。当轩清。唱调独顾慕。含怨复含娇。蝶飞兰复熏。袅袅轻风入。翠裙春可游。歌声梁上浮。春游方有乐。沈沈下罗幕。
夜闻雨声。宋代。陆游。 高檐夜雨泻淋浪,起拥寒衾旋炷香。春事岂堪频破坏,客愁不可复禁当。长缾磊落输郫酿,轻骑联翩报海棠。著意物华君莫笑,世间得丧更茫茫。
送柯季和司榷扬州。明代。卢龙云。 春至凝寒已渐收,邮程一望古扬州。江乡可奈分南北,王事尤难任去留。跨鹤腰缠迹未拟,索梅诗动兴偏稠。舟车在处无遗算,军国于时待借筹。财赋东南昔陆海,江淮上下此襟喉。贤劳自合资分理,清赏还兼事胜游。景物依然存夜市,烟花何用忆迷楼。潮通瓜步樯俱集,月照芜城骑若流。琴调广陵音尚续,诗篇斗野句堪酬。琼花观想看春乐,皂角林奇破虏谋。萤苑终宵明达旦,雷塘五月迥生秋。使君别有通商惠,榷吏宁同裕国忧。物力操嬴卑仅晏,诗盟契阔念应刘。莫疏音信传云翼,肯使浮沉付石头。二十四桥箫并发,怀人遮莫动羁愁。
癸丑新正试笔二首 其二。元代。叶颙。 旧腊随宵尽,新阳向曙来。晴光浮竹叶,春色满椒杯。稚绿妆梅萼,娇红透杏腮。雪消江岸柳,便学舞章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