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唐代。李洞。 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横塘春水。明代。李东阳。 君家住在横塘北,长见洲边春水生。窈窕斜通山涧曲,分明直与钓矶平。比邻鹅鸭应无数,近渚凫珣亦有情。明日看花到南岸,小舟摇荡不须撑。
藜科(藜科丛生庭中,白露日,割而为帚。是。元代。饶介。 堂下生旅藜,堂上秋风起。藜生何重重,秋风落无子。子落尚复生,根枯为谁死?朝乘白露降,采割辞蝼蚁。但知伤藜根,谁治藜生地。我非厌为羹,为帚为厥始。
次韵赵庸斋贺除闽漕。宋代。高斯得。 方向江湖拜散人,天王明圣尚哀臣。牵舟未得还三峡,乘传何堪使七闽。作牧幸逢青眼旧,论交宁叹白头新。却愁未税周原鞅,公山催归上要津。
会景亭。宋代。华镇。 此亭会清景,登眺适襟灵。烟濑鸣瑶佩,云峰叠翠屏。渔樵分杳霭,鸥鹭上青冥。□□□□□,□□□□□。
相和歌辞。长门怨二首。唐代。高蟾。 天上何劳万古春,君前谁是百年人。魂销尚愧金炉烬,思起犹惭玉辇尘。烟翠薄情攀不得,星芒浮艳采无因。可怜明镜来相向,何似恩光朝夕新。天上凤凰休寄梦,人间鹦鹉旧堪悲。平生心绪无人识,一只金梭万丈丝。
答人乞碧芦。宋代。邵雍。 草有可嘉者,莫将萧艾俦。扶疏全类竹,苍翠特宜秋。风雨声初入,江湖思莫收。无功济天下,藉此一淹留。
绣衣使者凛霜威,方丈仙人旧羽仪。别去十年真一梦,书来万里寄相思。
如何绿石涵风面,化作青铜溜雨枝。却送新诗报嘉惠,偷儿当不要新诗。
利州路提刑秘书张季长送洮研发视乃一段柏木也作诗谢之。宋代。杨万里。 绣衣使者凛霜威,方丈仙人旧羽仪。别去十年真一梦,书来万里寄相思。如何绿石涵风面,化作青铜溜雨枝。却送新诗报嘉惠,偷儿当不要新诗。
齐明王歌辞七首 其五 清楚引。南北朝。王融。 平原数千里,飞观郁岧岧。清月囧将曙,浩露零中宵。转叶度沙海,别羽自冰辽。四面通寒色,左右竟严飙。崤渑多榛梗,京索久尘苗。逝钭凭神武,奋剑荡遗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