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驭迟青鸟,华镳憩紫骝。檀郎香是佩,箫史玉为楼。
菱鉴光疑晓,桃笙净似秋。行云无定所,残月在帘钩。
春宵行乐词 其二。唐代。区怀年。 仙驭迟青鸟,华镳憩紫骝。檀郎香是佩,箫史玉为楼。菱鉴光疑晓,桃笙净似秋。行云无定所,残月在帘钩。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赠李从贵。唐代。赵嘏。 白马嘶风何处还,鞭梢拂地看南山。珠帘卷尽不回首,春色欲阑休闭关。花外鸟归残雨暮,竹边人语夕阳闲。知君旧隐嵩云下,岩桂从今几更攀。
挽李给事中父。明代。曹义。 令子清时拜好官,先生林下独盘桓。隔帘山色吟边见,绕径黄花醉后看。沧海鹤归云渺渺,南柯梦断夜漫漫。可怜孤冢平郊外,衰草含烟霭莫寒。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宋代。陆游。 旧弼初收召,惟公力赞扬。都亭移供帐,全魏彻封疆。大度宁猜阻?群言自中伤。拳拳虚左意,犹可质穹苍。
次信文早春韵。宋代。洪皓。 一星终后尚蹉跎,四壁如悬已化梭。方殢圣贤排旅闷,忽惊天地应人和。春风乍扇融冰雪,佛火初收散绮罗。遐想太园桃了下,旧蹊好在有谁过。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有阳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唐代。任华。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有阳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芳洲烟树。明代。谢复。 沙头二水分东西,树影横斜高复低。轻烟笼络半隐见,径路无媒春草萋。老人一望眼无力,倚杖花间闻鸟啼。何如呼酒对鸥鹭,宠辱都从醉后迷。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宋代。杨万里。 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