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于邹鲁想多贤,至道从天辨后先。静胜高禅修白业,专同玄客守丹田。
溯流何啻风千里,悬悟真看月一川。隐几头颅惭潦倒,幸教鸣世属英年。
用韵与石塘论学。唐代。黄衷。 曾于邹鲁想多贤,至道从天辨后先。静胜高禅修白业,专同玄客守丹田。溯流何啻风千里,悬悟真看月一川。隐几头颅惭潦倒,幸教鸣世属英年。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九日访张子直承出看花戏书学舍五首 其三。宋代。程颢。 贪花自是少年事,沉酒定嫌醒者非。顾我疏慵老山野,却骑归马背斜晖。
边词十三首(并客燕时到马水口及宣府之作)。明代。徐渭。 沙门有姊陷胡娃,马市新开喜到家。哭向南坡毡帐里,领将儿女拜袈裟。
九月二十八日湖上检校篱落。宋代。范成大。 村北村南打稻声,荒园屐齿亦嬉晴。菊边更觉朝阳好,松下偏闻晚吹清。一岁无非吾乐事,千金不博此间行。周遭踏遍芙蓉岸,足庳腰颉栩栩轻。
予笔多苇管近又得竹笔匣因作绝句。宋代。晁说之。 竹奁苇管可幽居,前日曾藏万卷书。烽火不知南北渡,祝兹微物莫愁予。
书感。宋代。陆游。 头颅已可知,牙齿今复落,十步或再休,啜粥不及勺。身依一蒲团,壁挂雨芒屩;对客辄坐睡,有问莫能酢。念昔少壮时,心慕宦游乐。初登平津馆,晚入征西幙。雨暗骆谷烽,霜清散关柝。登高望中原,气已吞雍雒。宁知事大谬,憔悴理征橐,单车去梁益,健席下沔鄂。还朝见故人,大马黄金络。後来固多士,鵷鹭照台阁。婆娑郎吏间,祗自取嘲噱。历思从来事,无铁可打错。幸得还故园,快若解束缚。闾里通有无,情厚不为薄。泥行事春耕,日曝毕秋获。隔墙唤邻翁,浊酒聊共酌。
题节妇桥。明代。张弼。 北溪高冢对桥门,节妇芳名万古存。暝目终酬同穴志,苦心曲尽抚孤恩。寒烟蔓草无行迹,淡月梅花有断魂。客子往来休濯足,溪流从此不曾浑。
涂中寄薛中裕。唐代。司马扎。 贫交千里外,失路更伤离。晓泪芳草尽,夜魂明月知。空山连野外,寒鸟下霜枝。此景正寥落,为君玄发衰。
寒旂日淡,苦角霜高,秋程一片黄昏。苇渚芦漪,孤艇剪烛谁论。
凄凉坠鸥梦醒,冷萧萧、晕出波痕。远望外、问荒灯破瓦,何处孤村。
声声慢 贼退经年,行次秀州破屋荒江,惨然弥目,孤舟夜泊,填此寄意。。清代。叶大庄。 寒旂日淡,苦角霜高,秋程一片黄昏。苇渚芦漪,孤艇剪烛谁论。凄凉坠鸥梦醒,冷萧萧、晕出波痕。远望外、问荒灯破瓦,何处孤村。十载真如塔火,向鸳湖夜泊,疏雨潺湲。古柳栖鸦,江路约略犹存。重来落帆买酒,讶深宵、过客敲门。说乱定,有人归、无地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