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芙蓉花,冉冉朝露晞。渥膏不能沐,敛发出重闱。
故乡谅不恶,何为在天涯。仰天长叹息,入户复踌躇。
盻盻芳树枝,悲风入我帷。
拟明月何皎皎。唐代。王立道。 庭中芙蓉花,冉冉朝露晞。渥膏不能沐,敛发出重闱。故乡谅不恶,何为在天涯。仰天长叹息,入户复踌躇。盻盻芳树枝,悲风入我帷。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访沈滨吴芝田翁二首 其二。清代。周馨桂。 故山日日闭柴门,只为高情系梦魂。今日好风吹一叶,得销离恨是清樽。
喜晴。宋代。张继先。 芍药都零落,山泉遂有声。尽知春去晚,深喜夜来晴。高柳拂瞻净,闲花照坞明。松间携好酒,今日思方清。
点易台八首答张侍御汝立 其七。明代。邵宝。 金莲池水即沧浪,白石冈云接草堂。竹合凤箫难起调,树留虫篆不成行。百原泉上风神远,五老峰前梦寐长。万卷相看才数画,漫劳书客问芸香。
读马曹稿赠沈太玄兵部 其一。明代。韩上桂。 拄笏西山日起时,坐来爽气冉相随。官清自觉马曹冷,赋就宁凭狗监知。独向阳春霏白雪,漫将流水绕朱丝。济南北地成寥落,千载遗文恍在兹。
和季成弟中秋不见月。宋代。潘良贵。 经年等待中秋月,一夕阳云扫不开。高树时惊疏雨过,空山那复故人来。梦回谁忆霓裳戏,老去愁闻水调哀。与子相逢长得醉,何须佳节始衔杯。
送从叔校书简南归(一作东游)。唐代。孟郊。 长安别离道,宛在东城隅。寒草根未死,愁人心已枯。促促水上景,遥遥天际途。生随昏晓中,皆被日月驱。北骑达山岳,南帆指江湖。高踪一超越,千里在须臾。
天竺寺(并引)。宋代。苏轼。 予年十二,先君自虔州归,为予言:“近城山中天竺寺,有乐天亲书诗云: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従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清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笔势奇逸,墨迹如新。”今四十七年矣。予来访之,则诗已亡,有刻石存耳,感涕不已,而作是诗。香山居士留遗迹,天竺禅师有故家。空咏连珠吟叠壁,已亡飞鸟失惊蛇。林深野桂寒无子,雨浥山姜病有花。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涕横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