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此山川,于今几太守。近世二千石,毕公宣化厚。
丞相量纳川,平阳气冲斗。三贤若时雨,所至跻仁寿。
北固怀古。唐代。李德裕。 自有此山川,于今几太守。近世二千石,毕公宣化厚。丞相量纳川,平阳气冲斗。三贤若时雨,所至跻仁寿。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已巳八月待放归田感怀述事奉寄南都诸君子。清代。钱谦益。 留都文物汉西京,虎踞龙蟠集俊英。高庙神灵尝陟降,中朝佞幸敢纵横!琐闱月白钟山晓,乌府霜寒淮水清。望尽浮云天北极,长安应见泰阶明。
径山出乡舟中寄二偈示众。宋代。释咸杰。 大丈夫儿合自知,得便宜是落便宜。无心用处急回首,莫待天明失却鸡。
何隐居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刘弇。 人世犹来共一沤,如君无憾此生浮。兰陔长负平生养,蒿里方成不测游。故物他年归石马,东楹何事掩天球。始应羞杀吴中士,误把垣星决去留。
离亭燕 前题改本。清代。顾贞观。 烟水晚来空阔。望处白鸥飞没。折戟沉沙磨不尽,中有小乔香骨。谁唤起凌波,欲语亭亭似活。钓罢绿蓑慵脱。叶底画桡轻拨。粗服乱头相对处,绝称淡妆浓抹。俗累此全遗,翻恐为伊消渴。
罗敷媚 偶忆 五叠前韵。清代。叶绍本。 蓬莱阙下簪毫处,林啭莺喉。钥启鱼眸。日历编成正浣休。而今持斧畿南北,鸿爪踪浮。马首情悠。惭愧人间作楫舟。
书望。明代。郑善夫。 陟彼阿丘望欲迷,美人何处不胜悲。舟中日月忽寒暑,道上音尘但鼓鼙。扬水湜湜聊濯足,终风猎猎故吹絺。行藏未定凭谁卜,力尽苍茫有所思。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 其一。元代。方回。 等是耕王土,谁令住海滨。死沈凡几屋,生哭并无人。可痛淮连浙,兼忧广及闽。鲸鲵容此物,蝼蚁视吾民。浪祭推潮鬼,虚祈主地神。怀襄吾未见,七十五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