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药苗齐,丰茸正堪掇。皆能扶我寿,岂止坚肌骨。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阳蕨。岂如甘谷士,只得香泉啜。
思山居一十首·忆药苗。唐代。李德裕。 溪上药苗齐,丰茸正堪掇。皆能扶我寿,岂止坚肌骨。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阳蕨。岂如甘谷士,只得香泉啜。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竹。唐代。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送周父母之泗洲。明代。陈是集。 五年迎刃已如斯,谁谓时艰不可为。令是神仙聊作守,化成文俗且行师。风清去李兼无鹤,地遍谣衢剩有碑。圣主悬知汤沐重,玺书劳问更何之。
绣衣持斧拥旌旄,戎马间关气益豪。报国肯回王子驭,詶知频拭吕虔刀。
皂囊弹事风霜笔,羽扇谈兵虎豹韬。行矣捷书宜早奏,汉家麟阁五云高。
送侯六真侍御按黔时黔有兵事侍御兼视师之命二首 其二。明代。董其昌。 绣衣持斧拥旌旄,戎马间关气益豪。报国肯回王子驭,詶知频拭吕虔刀。皂囊弹事风霜笔,羽扇谈兵虎豹韬。行矣捷书宜早奏,汉家麟阁五云高。
再次燕泉。明代。边贡。 纵道先期已后时,似缘见少却称奇。使蜂媒蝶休相讶,国色天香且自知。暮雨懒通巫峡梦,朝云嫌入义山词。翻惭綵笔留真赏,未有豪门紫玉卮。
秀岩 其二。宋代。徐经孙。 四山环抱似围城,石屋中间地砥平。天隔俗尘飞不到,神开宝藏画难成。岩分上下光皆透,水有往来踪不明。可惜韩张期界上,当时过此未知名。
边将。唐代。罗邺。 马上乘秋欲建勋,飞狐夜斗出师频。若无紫塞烟尘事,谁识青楼歌舞人。战骨沙中金镞在,贺筵花畔玉盘新。由来边卒皆如此,只是君门合杀身。
望梅 忆旧。明代。王夫之。 如今风味,在东风微劣,片红初坠。早已知、疏柳垂丝,绾不住春光,斜阳烟际。漫倩游丝,邀取定巢燕子。更空梁泥落,竹影梢空,才栖还起。阑干带愁重倚,又蛱蝶粘衣,粉痕深渍。拨不开、也似难忘,柰暝色催人,孤镫结蕊。梦锁寒帷,数尽题愁锦字。当年酝就,万斛送春残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