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萃和銮动,三条葆吹回。相星环日道,苍马近龙媒。
咫尺天颜接,光华喜气来。自惭衰且病,无以效涓埃。
郊坛回舆中书二相公蒙圣慈召至御马前仰感恩…相公。唐代。李德裕。 七萃和銮动,三条葆吹回。相星环日道,苍马近龙媒。咫尺天颜接,光华喜气来。自惭衰且病,无以效涓埃。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送子谨叔。宋代。杜范。 大圣不可作,立言百代尊。开卷读且想,凛凛俨若存。古今宁异辙,岂徒资讨论,检点作用处,圣愚从此人。记诵不足言,为道忌多门。
匏庵约于俟园修禊以腰疾未赴有诗见讯次和。清代。陈宝琛。 垂暮居夷不自意,群吟社饮复君同。昔贤胜集常兴感,小极浮生合养空。领略风光诗卷里,消磨腰脚战声中。众生苦厄何由度?多愧文殊省病翁。
齐天乐五十首 其二十六。清代。端木埰。 小楼频送斜阳色,清游更期朝爽。露气初收,风光欲活,朵朵夫容列瘴。晴晖渐上,更清挹飞蓝,润融涵绛。为想岩扃,雨余千迭石泉响。开尊欣共胜友,奈阑珊满目,春事堪怅。滑落无言,云阴蔽日,几许伤心酝酿。烟萝共往,便寻得桃源,万重青嶂,怎隔闲愁,不教萦梦想。
时十月十四日作本师诞日也 其三。明代。释今无。 已见浮沉易,谁怜顾复难。龙鳞风自急,精卫血无乾。斜日含云暗,残霞染浪丹。莫惊蛟兕起,天地不禁寒。
行军城道中。宋代。苏过。 北望青山几百重,秋来翠色欲摩空。犬戎绝漠今无几,鸟道营粮力已穷。岩谷有田空琐细,旌旗何日卷殷红。此行岂得功名事,聊欲探奇访葛洪。
佛手花。宋代。董嗣杲。 不能摩顶过祇园,幻作清芳与世传。排叶瓜痕分翠净,吐葩心骨耀丹妍。但迷色界空华相,肯悟宗门直指禅。谁汲野泉临晓浸,瓦瓶插供白衣仙。
题松泉诗卷。明代。钟渤。 不放轻尘上布袍,棱棱清节在东皋。风生徂石琴声响,玉漱寒潭齿韵高。老干得云生羽翼,中泠无飓少波涛。撑空阔下平生志,行看清朝拜宠褒。
十四日推枕引酒信笔书此。宋代。韩淲。 空云春昼长,明晦苦参错。连朝服衾枕,疲苶不可作。岂唯虑归舟,去没逢蛟鳄。卧闻耕桑家,种败蚕栖箔。忧来故耿耿,政尔须杯勺。酸甜无正味,聊以慰寂寞。譬如无弦琴,亦寓山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