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
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怀知诗 其十 朱提刑升之。明代。祝允明。 渚萍漂泊合江蓠,并逐东流更不移。岂独松篁能晚节,共抛簪绂向明时。烟霞草树春容与,霄汉星辰夜陆离。惭愧逢人说桑梓,只如黄卷对光仪。
咏怀。明代。邝露。 我闻希有鸟,厥大无方隅。东西覆两翼,榑桑接昆墟。金母冯云翔,木公与之俱。鲲鹏决溟水,眇哉将焉如。东海有小鸟,遗形潜大虚。徒能入蚊睫,不能遁离朱。余且冯化迁,小大两不居。欪哉东家丘,白首方为儒。
灞上偶成 其一。清代。王志瀜。 秋风灞上老杨枝,策骑重来又几时。我祇无心成厉揭,河流深浅自参差。
沙溪夜月。明代。左国玑。 澄溪寂无喧,皎月清可掇。白沙溯沿回,两岸皓成雪。朗咏扣夜舷,摇漾水烟灭。忽忆同心人,蒹葭渺孤洁。誓将共巢由,永与嚣尘绝。
和石宗海进阶韵。明代。钟芳。 辞禄归来十数年,回看朝市隔天渊。丘园独坐心如铁,杯酒半酣人似仙。蚤岁声名瞻北斗,老年词翰涌原泉。承恩长抱乌号痛,一诵宸章一惘然。
游湘湖。明代。湛若水。 始闻湘湖胜,三夜梦见之。先拈龟山香,乃敢陟湖堤。旁湖山气合,山与云天齐。渐进迷远近,逾深遂忘归。
送侄让还吴。元代。陈基。 西风萧萧鸿雁鸣,行子悠悠随旆旌。百年衣食仰奔走,四海甲兵纷战争。猥将笔札事卿相,叨备戎行陪俊英。军中草檄吾何有,马上操觚汝所能。人称阿买八分好,我爱永兴戈法精。吾女咿嚘学言语,汝儿读书知姓名。中年窃禄正为此,使有石田归力耕。汝今还家我羁旅,各劝加餐调寝兴。升堂再拜谒从母,儿妹踉跄欣走迎。扁舟石湖上先陇,霜露既降草木零。丁宁为我戒樵牧,慎勿剪伤松柏青。我欲还山结茅屋,五岳逍遥期向平。乞身时宰若未许,南望白云劳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