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巫峡云,悠悠汉江水。愁杀几少年,春风相忆地。
续古二十九首 其六。唐代。陈陶。 杳杳巫峡云,悠悠汉江水。愁杀几少年,春风相忆地。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
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罢病归访王山人含真。明代。唐顺之。 一与山翁别,年华每自伤。还因解龟后,重问养鸡乡。萝薜窗中影,铅砂枕上方。鸿蒙常不语,何以答云将。
题海榴树呈八叔大人。。沈亚之。 曾在蓬壶伴众仙,文章枝叶五云边。几时奉宴瑶台下,何日移荣玉砌前。染日裁霞深雨露,凌寒送暖占风烟。应笑强如河畔柳,逢波逐浪送张骞。
杭山。宋代。章鉴。 买得渔矶系钓船,鱼龙吹浪骇鸥眠。从来白石清泉地,胜似青山小洞天。浪对客吟思却虏,偶观人弈悟筹边。夜来风雨秋声早,一段新愁雪满颠。
六十年前里巷游,北归重此接朋俦。据鞍矍铄誇朱绂,把酒慇勤劝白头。
况是三春同对景,何妨一笑自忘忧。閒中岁月非难遣,须仗新诗共唱酬。
昨日汉公承议见召与二三老友谈笑退而为诗少谢勤意。宋代。吕陶。 六十年前里巷游,北归重此接朋俦。据鞍矍铄誇朱绂,把酒慇勤劝白头。况是三春同对景,何妨一笑自忘忧。閒中岁月非难遣,须仗新诗共唱酬。
大雪。宋代。朱翌。 汉时长安雪一丈,少陵有诗不吾诳。今年广陵雪一尺,忍寒长作缩龟状。从来穷巷说多泥,自是泥深劳拄杖。闭门不出动经旬,出门无路将可向。故人乃遗咫尺书,远祝长须问无恙。湿薪如桂米如珠,有突不黔旦逾望。但携古鼎烧黄连,香穗流珠凝碧帐。崷崒窗间石数峰,气凌太华嵩衡上。黄杨冬青压余滋,碧幢羽盖排仙伏。蒿庐赖有此清绝,兴来可用山阴访。飞鸿似带燕山书,重冰怕结黄河浪。玄冥得意愈自娇,岁律回春未全壮。吾君曲轸天下寒,语到三军真挟纩。自怜难备绝域使,规模但可山中相。起来举手祝羲车,何日篦开眼障。
竹隐新篱。宋代。赵蕃。 地迥阙虎落,秋来逢鼠偷。贫居乏给使,力作费营谋。邻近俱相集,欢言卒未休。浊醪浇渴肺,香饭饱饥喉。密篠分新翠,深林失故稠。斩除才就束,委积动成丘。经布潜依堑,蛇行曲过沟。周遭类屏障,森列胜戈予。黄耳斯逃责,青毡好在不。幽栖知有托,高枕得无忧。
忆昔少年日,吴江上、长啸步垂虹。看飞出玉轮,十分端正,幻成冰壑,一碧澄空。当此际,醉魂游帝所,凉袂扬秋风。桂殿凤笙,妙音何处,莼羹鲈脍。清兴谁同。
今宵欢娱地,千钧笔、模写拟付良工。无奈云沈顾兔,雨挂痴龙。误骚客宿吟,杯仙梦醉,负他佳节,戏我衰翁。华竟孤光长在,后夜重逢。
风流子(中秋群贤集于蜗舍,值雨作,和刘随如)。宋代。赵以夫。 忆昔少年日,吴江上、长啸步垂虹。看飞出玉轮,十分端正,幻成冰壑,一碧澄空。当此际,醉魂游帝所,凉袂扬秋风。桂殿凤笙,妙音何处,莼羹鲈脍。清兴谁同。今宵欢娱地,千钧笔、模写拟付良工。无奈云沈顾兔,雨挂痴龙。误骚客宿吟,杯仙梦醉,负他佳节,戏我衰翁。华竟孤光长在,后夜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