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冻关河,我行复千里。忽闻弦诵声,远出衡门里。
在汉方盛时,言利宏羊始。桓生书一编,恢卓有深旨。
发愤刺公卿,嗜利无廉耻。片言折斗筲,笃论垂青史。
矧乃衰乱仍,征敛横无纪。转饷七盘山,骨满秦川底。
太息问朝绅,食粟斯已矣。幸哉荀卿门,尚有苞邱子。
岁暮西还时李生云沾方读盐铁论。唐代。顾炎武。 积雪冻关河,我行复千里。忽闻弦诵声,远出衡门里。在汉方盛时,言利宏羊始。桓生书一编,恢卓有深旨。发愤刺公卿,嗜利无廉耻。片言折斗筲,笃论垂青史。矧乃衰乱仍,征敛横无纪。转饷七盘山,骨满秦川底。太息问朝绅,食粟斯已矣。幸哉荀卿门,尚有苞邱子。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广陵道中寒食日 其一。宋代。吕本中。 风雨属连春事休,碧鳞三尺荐行舟。短墙不见桃花面,付与长江自在流。
将归作 其二。清代。陈起书。 日落众鸟昏,山寒百虫閟。岁时感物理,田园遂初志。浩浩吾侪侣,莫莫穷深邃。抚琴寒涧西,一音纳万吹。虽无沈沦趣,冀得清静意。讴吟招隐诗,惭愧古人意。江湖足风波,车马有颠坠。
昼坐次韵。元代。吴澄。 静中不觉暑难禁,况复身居七宝林。槐国避焚封蚁出,石盆趋冷戏鱼沈。蚊将伺暮深深聚,蝉未知秋恳恳吟。只有道人方燕坐,清香一缕起炉心。
秋夜柬张给事仲安。明代。谢榛。 青琐邻丹禁,天阶逼斗枢。宫云兼树冷,海月傍帘孤。谏草劳深思,年华感易徂。相逢北来使,几为问边隅。
谢秋娘 秋蛩。清代。蔡翥。 秋声惨,最惨络丝娘。夜夜吟寒头欲白,声声咽月叶初黄。宁不断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