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霓生岩际,奔泉下石间。龙蛇方起陆,雀鼠尚争山。
雨静前村市,秋凋故国颜。介君祠庙在,风义夐难攀。
介休。唐代。顾炎武。 淡霓生岩际,奔泉下石间。龙蛇方起陆,雀鼠尚争山。雨静前村市,秋凋故国颜。介君祠庙在,风义夐难攀。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寿法椿长老二首。宋代。陈著。 一相从后便相知,结得因缘似许奇。如水笑谈多尽日,与云来往本无时。为莲社约非吾事,读藕花诗欲汝师。熟处处妨安稳住,江湖风浪更交谁。
李子将出关夜坐言别。明代。邱云霄。 凉风夜排户,秋意变林木。十载得君声,相逢但秉烛。顾影毛发疏,悲怆填心畜。低昂看北斗,流光不可续。君为天际鸿,我比林端鹔。双龙鸣故函,四海志拳曲。感子正徬徨,相将治装束。
常德郎中林公挽词。宋代。叶适。 结佩声名远,怀沙兴托深。惜无长绠系,终使夕阳沉。兰省空频召,桃源不再寻。虽伤有北毁,难减是南金。
金沙寺。宋代。曾季貍。 古寺同真率,君家更秩筵。酒杯无算饮,橘树不论钱。胜日携佳客,曾来是去年。莫嫌频至此,直为主人贤。
读史 其一。明代。康海。 鸿雁不老越,蛟龙不潜冈。平生志嘉遁,佐储抑何狂。因叹务光辈,恻恻令心伤。传记尚溢美,其言或荒唐。嗟彼高帝业,赫赫继三王。孺子安所见,胡为遽辞商。契会视豪杰,出处圣所详。感叹掷其策,愿为史臣伥。
论诗次铁庐韵 其六。清代。丘逢甲。 彼此纷纷说界疆,谁知世有大文章。中天北斗都无定,浮海观星上大郎。
登崇圣阁。宋代。范镇。 金地环回半锦城,累年斤斧不停声。远村民舍烟未起,满寺僧筵钟尽鸣。栏槛高低资眺览,市廛言笑尚分明。阿房昔日徒虚语,壮丽应亏此画楹。
暮春游阳羡南山四首 其一。明代。唐顺之。 清溪知几曲,惟见白云深。一入蘼芜径,欣闻樵采吟。春莺未停啭,夏叶始繁阴。乘此纵长啸,悠然物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