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柳市,今宵月、又接隔年离绪。记曲津桥人倦也,合对江南旧侣。
扇底轻尘,吹红浅埒,当是春佳处。韭芽花片,停杯共话羁旅。
想得斑竹捎檐,低垂香箔,角里排灯路。钿影半遮星点外,乍歇小楼筝语。
老忆闲情,相看一笑,酩酊卢家醑。更阑试听,东风似唤归去。
百字令 田髴渊寓齐元夕小饮,同苍水、谡园、其年、竹垞、湘舞、山农限韵。唐代。李良年。 迢迢柳市,今宵月、又接隔年离绪。记曲津桥人倦也,合对江南旧侣。扇底轻尘,吹红浅埒,当是春佳处。韭芽花片,停杯共话羁旅。想得斑竹捎檐,低垂香箔,角里排灯路。钿影半遮星点外,乍歇小楼筝语。老忆闲情,相看一笑,酩酊卢家醑。更阑试听,东风似唤归去。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
李良年。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唐代。吕温。 遐视轻神宝,传归属圣猷。尧功终有待,文德本无忧。坐受朝汾水,行看告岱丘。那知鼎成后,龙驭弗淹留。监抚垂三纪,声徽洽万方。礼因驰道著,明自垦田彰。积渐承鸿业,从容守太康。更留园寝诏,恭听有馀芳。早秋同轨至,晨旆露华滋。挽度千夫咽,笳凝六马迟。剑悲长闭日,衣望出游时。风起西陵树,凄凉满孝思。
蟠雪夜登浦金楼远望西山忆仲灵洒然有迈世之。宋代。杨蟠。 家占西湖岛上云,雪光月色更侵魂。兴来烂漫心空老,诗罢苍茫眼正昏。晋国衣冠何处觅,梁朝殿阁俨犹存。思君不及山阴夜,遥望青松听雪猿。
西宁感旧。清代。王以中。 雁行昔日聚湟中,曾论屯田仿汉功。事去繁华原似梦,重来童稚半成翁。沙寒戍迥千山月,夜静楼高一笛风。几度荒园亭上望,廿年前醉牡丹红。
五更述事。元代。李士瞻。 北风撼船头,终夜苦难寐。暂寐遽惊觉,何如不成睡。凌晨欲交睛,喧哗复惊悸。问之见山来,谓是温州际。楚门舟人家,樯帆与心系。谁无遄归念,况乃此辈类。我心重贤劳,所思在王事。造物岂偏顾,悉愿委以遂。寒暑尚有差,神明苦难是。
润玉圃。明代。郭之奇。 年来频向石泉窥,遁迹开幽始在斯。窈谷如从天地剖,飞流独见雨风吹。交襟潋滟分千叠,满目菁华寄一枝。山不必高名自我,名山那许俗人知。
病中戏书。宋代。陆游。 五十忽过二,流年消壮心。避人便小疾,移竹喜微阴。洗瓮闲篘酒,焚香静斫琴。镜中青鬓在,切莫遣愁侵。
咏物十首 其四 橘。清代。蒋春霖。 秋气结成实,夕阳黄满枝。团栾知后落,霜雪已经时。颂楚词徒切,逾淮事未知。江乡千树好,谁订买山期。
新定道中寄桐庐关太守三首 其一。宋代。张方平。 辟书来北门,召命自宣室。朝廷搜英材,溪山及野质。当世良有心,一得思造膝。署霞隐扶桑,已是长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