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坐月石坛空,旋见天云趁海风。万事随缘宁我料,平生独往况君同。
沈沈孤嶂嚣尘外,浩浩三山醉梦中。井底老龙应睡熟,莫吟诗过越王宫。
七月十二夜同幼点登南台山。唐代。陈宝琛。 四更坐月石坛空,旋见天云趁海风。万事随缘宁我料,平生独往况君同。沈沈孤嶂嚣尘外,浩浩三山醉梦中。井底老龙应睡熟,莫吟诗过越王宫。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光霁堂 其一。明代。平显。 碧鸡翠冥濛,夕影倒滇水。月出金马东,徘徊白云里。美嵏堂既崇,爽嵦尘不起。书签承朝旭,琴露湿乌几。
月。明代。徐祯卿。 故园今夜月,迢递向人明。只自悬清汉,那知隔凤城。气兼风露发,光逼曙乌惊。何事江山外,能催白发生。
鹧鸪天 用钝根韵,即寄。近现代。高旭。 帘影沉沉芳信迟。啼鹃诉与落红知。柳条堪折休轻折,折寄天涯好共持。伤往事,托微辞。繁华转眼剩空枝。思量撤手同归日,便是人天梦觉时。
次韵关令送鱼。宋代。苏轼。 举纲惊呼得巨鱼,馋涎不易忍流酥。更烦赤脚长须老,来趁西风十幅蒲。
保安驿。清代。潘瑛。 妖星堕地群贼来,县官不出城不开。保安驿前骤闻变,杀气呼声若雷电。驿丞大叫招乡兵,乡兵未来丞独战。战死犹闻手握刀,兵来不救相呼号。杀贼报仇丞有子,贼梃击之不能死。死君得死死父生,一生一死真豪英。是时火照天地黑,驿中无人惟有贼。贼前争马马人立,奋鬣悲鸣控不得。贼怒杀马如杀人,马死不从贼气夺。此岂有物为之凭,义烈所激神奇增。我闻王师十万若貔虎,将军拔帜夸先登。奈何追逐苦不及,贼果有翼能飞腾。呜呼此马与此丞,后之闻者犹当兴。
一襟残照起乡思,遍野苍茫我是谁。橐笔生涯家四海,望云消息酒千卮。
可堪往事翻来梦,况复啼鹃咽作诗。坐老青山情未老,此心萦处有相知。
江右群联句未果遂以出句『一襟残照起乡思』为题赋得。清代。陈忠平。 一襟残照起乡思,遍野苍茫我是谁。橐笔生涯家四海,望云消息酒千卮。可堪往事翻来梦,况复啼鹃咽作诗。坐老青山情未老,此心萦处有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