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篇策问绝深闳,记里閒吟涉笔成。惭愧年时踏陈迹,惯曾暑潦戴星行。
姚惜抱先生使程日记为袁伯夔题 其二。唐代。陈宝琛。 十篇策问绝深闳,记里閒吟涉笔成。惭愧年时踏陈迹,惯曾暑潦戴星行。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十一月十二日崇文阁下私试二十三日出和张仲举。元代。吴师道。 官烛风帘彻夜明,屋高人醉易寒生。不知卧听萧萧雪,何似山窗洒竹声。
谒金门·春半。宋代。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盱眙馆中题云山图。宋代。章甫。 北风三日吹黄土,长淮浪高少人渡。客愁正坐小窗间,眼明见此江南山。好山连娟螺髻鬟,白云无心终日閒。野桥溪水流弯环,旁有幽人昼掩关。道路只今多险艰,林泉有约吾当还。黄精可驻冰雪颜,时时令人双鬓斑。
赠陈承务。宋代。李若水。 白马津北千里疆,郡县交错旗布方。广平僻峙黄流旁,蓄兵万指红满仓。守将恃才政弗臧,公掊私取贪如狼。扼兵之喉夺其粮,掊克帑藏资晏荒。群凶叫呶计则狂,敢以寸草骄太阳。送拥鸷猛为主张,遂严统押分队行。遂排武库择刃芒,绛巾绣裳马龙骧。縻执守将如驱羊,面疏隐恶众踣伤。传呼戒关戍城隍,枚计豪户恣劫攘。金珠之余重弗将,老稚践蹂纷惊惶。潜挂巨索投壕墙,小斯流血大仆僵。或坐暗室遮屏床,或走曲巷杂病尪。九重闻之骇非常,急诏将士趋衡漳。鲸奔虎吼未就韁,择肉而食谁敢当。陈侯半世耽文章,再随计吏观国光。才则有余命不傥,时吐愤气干穹苍。古人一言靖猾强,笺简万世名飞扬。谁能幽窗勘铅黄,俯与群蚁争毫芒。乃袖空手赴贼场,吾有寸舌充剑枪。剖析祸福声琅琅,傥昏不从死亦昌。辇钱五万倡厥乡,少顷倚叠平山冈。徽长钩大饵鲜香,彼其喁喁果争尝。戢牙伏爪威弭藏,再拜称谢君策良。径取渠帅众共戕,氛霾卷剥清风颺。万室相贺欢声长,微斯人兮吾俱亡。姓名进夕奏未央,帝虫太守乏惠康。几使赤子罹祸殃,予嘉汝节敌秋霜。锡之京秩厉勤王,图厥后效吾所望。忠义之风久微茫,君今与古争煌煌。我作此诗备遗忘,会有史笔流芬芳。
答通判吕太博。宋代。欧阳修。 千顷芙蕖盖水平,扬州太守旧多情。画盆围处花光合,红袖传来酒令行。舞踏落晖留醉客,歌迟檀板换新声。如今寂寞西湖上,雨後无人看落英。
留题座主和凝旧阁。唐代。李瀚。 座主登庸归凤阙,门生批诏立鳌头。玉堂旧阁多珍玩,可作西斋润笔不。
送少师许先生致政还新安 其五。明代。区大相。 保傅青宫白发新,玄成勋业在枫宸。篱花未醉陶元亮,镜水先归贺季真。凤诰旧颁云五色,龙楼新捧日重轮。徒令祖帐青门客,怅望贤哉此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