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盦提倡郋亭和,十手传模统系图。世论正将祧颉诵,穷研郑学亦殊孤。
题绥之雪夜校书图 其二。唐代。陈宝琛。 郑盦提倡郋亭和,十手传模统系图。世论正将祧颉诵,穷研郑学亦殊孤。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送姚叔祥还槜李。明代。冯梦祯。 久饮建业水,尔来归梦频。思归未得归,不堪送归人。君来朱明初,倏忽佩萸辰。较史惜炎晷,剖疑扫余尘。考索资发蒙,补缀惬知新。休文称益友,卯金亦忠臣。斯文既辍笔,离席何遽陈。游子恋故乡,仳离多苦辛。客囊但市书,腹笥宁疗贫。放归必有期,开径希日亲。
秦鸾曲。宋代。陈允平。 盈盈白玉钿,袅袅黄金缕。拍拍水晶奁,皎皎珊瑚树。帘前双燕飞,门外桃花雨。无处说相思,羞对秦鸾舞。
晚晴。宋代。宋肇。 古道遥临水,荒城早闭门。乱山衔落照,归鸟下空园。江口渔人舫,崖腰桑树村。客愁何可奈,有酒莫空樽。
岁暮山居杂感 其二十九。明代。谢元汴。 忽笑黄江夏,徒成鼓吏名。菰芦中俊物,天地一苍生。但信青猿哭,终疑紫凤鸣。无端发浩想,虎仆代龙耕。
送杨维新归四明省亲。。李廷美。 我昔隐居白云边,耳闻学士杨大年。比来偶尔识丰采,岿然如睹蓬壶仙。云霄籍籍纷簪组,学士才华独奇古。史笔浑雄司马迁,词源浩瀚唐韩愈。十年坐对玉堂春,九重眷顾应殊伦。大羹未试调和手,陈情暂乞归宁亲。都城八月秋风早,浮云捲尽天如扫。拜宠初辞五凤楼,香车便出长安道。大通桥头流水香,槐阴细细槐花黄。临岐酌酒一为别,兴发不辞归路长。画船锦䌫波千顷,客散风恬醉初醒。两岸斜阳万里情,半江斜日孤帆影。行行遥指浙东城,天际逶迤不断青。苏台月色吟边见,鄞水潮声梦里听。倚门慈母头如雪,宫锦新衣懒不着。元炜登堂夙愿偿,曾参调膳离忧歇。故山依旧故人疏,吊古登高思有馀。重门日暖高轩屦,曲巷频回长者车。一时游乐未知极,转头便见梅花白。海味虽甘久佳人,文星长照东归客。吾皇图治初励精,瓦缶毁弃黄钟鸣。先生欲副苍生望,移孝为忠是别情。
邯郸少年行。唐代。郑锡。 霞鞍金口骝,豹袖紫貂裘。家住丛台近,门前漳水流。唤人呈楚舞,借客试吴钩。见说秦兵至,甘心赴国仇。
听潮轩图为夏伯玘题。元代。凌云翰。 观水必观澜,听潮每听音。乃于无声处,见此天地心。方其潮未上,大江一蹄涔。将耳欲听之,寥寥杳难寻。及夫潮既落,汹涌成消沉。又复以耳听,默默真如瘖。惟于初至时,辟阖阳与阴。吹地殷鼙鼓,从风鉴铁金。之子于此轩,危坐正其襟。悟兹寂感理,阅尽古与今。已无言语述,况著丹青临。我听不以耳,孰知听逾深。拟将布声意,写入无弦琴。
题分宜县楼二首 其二。元代。郭钰。 独宿江城梦故园,一襟尘土满啼痕。老亲不想痴儿在,剪纸应招客路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