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重海禁,金钱防外流。顾利市舶榷,不为人满谋。
潭潭白玉堂,车马拟王侯。岂无邦族念,老死沦炎洲。
输税既不赀,遗产常见收。故知莫我谷,欲归宁且留。
覆车纵弗戒,怀璧庸非尤?新喜诏改制,吏良政傥修。
喁喁向北极,犹是赤子俦。
舟中忆爪哇之游杂述八首 其五。唐代。陈宝琛。 承平重海禁,金钱防外流。顾利市舶榷,不为人满谋。潭潭白玉堂,车马拟王侯。岂无邦族念,老死沦炎洲。输税既不赀,遗产常见收。故知莫我谷,欲归宁且留。覆车纵弗戒,怀璧庸非尤?新喜诏改制,吏良政傥修。喁喁向北极,犹是赤子俦。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寒食日出访客始见杏花归而有赋。元代。柳贯。 京华尘土春如梦,寒食清明花事动。偶赊佔毕数日閒,似释赪肩百金重。今晨访客出城东,马上风来乱吹塕。秾桃靓李杳然空,山杏一梢红耸耸。浮晖满树岂饶春,丽色迎人太矜宠。后皇赋命几何偏,早秀迟荣徒倥偬。娇姿不并岁寒看,残香祇作篱根拥。物情如此乃自嗤,一官坐得三年冗。乌腾兔走苦相催,老矣鬓丝今种种。紫凤怜渠短褐穿,白鸥负我归心勇。故园梨雪想缤纷,月下有樽谁独捧。涓滴长令酹颗蓬,何用百家营守冢。寄声为谢歌泥中,补兀吾犹完趾踵。
蝶恋花 病怀。清代。吴绡。 早潮扬子舟难舣。一曲湘江,送断危弦指。风雨落花明月底。芭蕉寸寸衔心里。粉融湿透风前泪。花饭谁餐,伏枕知何计。王孙不来侬自去。游魂千刻追千里。
高安公主挽歌二首。唐代。李乂。 汤沐三千赋,楼台十二重。银炉称贵幸,玉辇盛过逢。嫔则留中馈,娥辉没下舂。平阳百岁后,歌舞为谁容。宾卫俨相依,横门启曙扉。灵阴蟾兔缺,仙影凤凰飞。一水秋难渡,三泉夜不归。况临青女节,瑶草更前哀。
南乡子 乡望。清代。徐元瑞。 才值暮春天。暖气侵入懒著棉。闲倚妆楼无个事,移肩。卷幔青青草色鲜。隔岸酒旗偏。半枕垂杨半枕烟。遥望夕阳红处也,桥边。一对黛黄小犊眠。
送翟使君奏最。明代。李攀龙。 三台年少雅相闻,五马边州老使君。更拥星轺趋北斗,还依露冕拜南薰。政成黄鹄谁云匹,佩有青萍自不群。海内重名推佐郡,那知词赋并凌云。
采桑子 蓼花。清代。丁翼。 秋来水国萧疏甚,开瘦芙蓉,白遍芦丛。蟹火明边一穗红。摇摇几点娇无那,雁语才终。鸥梦方浓,欲采先愁路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