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未试烹茶水,且读石上涪翁诗。
上卧百尽晴蝃蝀,下贮一匣青玻璃。
渊深知是蛟龙宅,风怒似挟熊虎威。
自古贤棲知几许,今有精藏翠微。
庐山杂咏·棲紧三峡桥。唐代。陈文蔚。 我来未试烹茶水,且读石上涪翁诗。上卧百尽晴蝃蝀,下贮一匣青玻璃。渊深知是蛟龙宅,风怒似挟熊虎威。自古贤棲知几许,今有精藏翠微。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久别西山夜,每怀横水春。圭璋元自合,手足更相亲。
颇笑曾参鲁,尤知管仲贫。酒行脩水石,诗就写松筠。
昔在横港西山与张季友仪父游相别各数年矣今冬邂逅于此相与饮酒道故旧甚乐因各为诗以见所怀。宋代。彭汝砺。 久别西山夜,每怀横水春。圭璋元自合,手足更相亲。颇笑曾参鲁,尤知管仲贫。酒行脩水石,诗就写松筠。薄宦分南北,浮生共屈伸。往来俱日月,出入见参辰。驿骑归何晚,邮书寄稍频。离群初会面,话别故伤神。束缚随时世,低徊丧本真。点衣尘土旧,侵鬓雪霜新。蝴蝶南华梦,芭蕉居士身。几时江海去,相看老垂纶。
初至阿墩子三首 其一。清代。牛焘。 山围碧玉似环城,天作穹庐四壁撑。晓日拨云添远岫,幽溪入夜带秋声。寒封白马霜前雪,瘴落沧江雨后晴。此地宾鸿飞不到,吟蛩唧唧寄孤鸣。
与长孺共读杜诗。宋代。杨万里。 病身兀兀脑岑岑,偶到儿曹文字林。一卷杜诗揉欲烂,两人斋读味初深。斲肝枉却期千载,漏眼谁曾更再寻。笔底奸雄死犹毒,莫将饶舌泄渠心。
送钱一杲卿。宋代。黄庭坚。 钱君佳少年,濯濯春月柳。开谈屡逼人,落笔若挥帚。凫雁菰蒲中,英材颇时有。同声倾夙期,异姓接婚友。冷官国北门,会面始八九。时时过薄饭,卯坐常至酉。今日得休沐,方醺步兵酒。闻子车马南,欲饯辄掣肘。温风媚行色,绿净无尘垢。鱼轩迎少妇,能献二亲寿。到家春已融,柔条可结纽。菱藻蔓平湖,钓船先入手。南雁正北来,蚤寄诗千首。
九日与胡康安同登北极阁。清代。郑孝胥。 雨霁秋高最萧洒,北城登临俯原野。海外归来多感伤,脉脉江山待来者。胡子可人能醉我,共看落日天边泻。吾侪未知所归处,复际中原动兵马。丈夫忘世乃大雅,谋国区区策殊下。道旁茅屋犹有人,岁晚鸡豚足相社。
秋园十首 其二。清代。陈恭尹。 隔城闻欸乃,舟子理帆樯。夜气消群动,江声到小堂。远心秋外炯,孤烛梦边长。卧起歌残月,沧浪兴未忘。
露根失土等缧囚,郁勃犹花气更幽。越女乍窥天下白,国香欲占九分秋。
抽枝自带山泉润,顾影还宜月色浮。夜起庵中寻故事,惟将心史伴牢愁。
或自福州海道见致素心兰一双初至即花叹赏成咏。清代。郑孝胥。 露根失土等缧囚,郁勃犹花气更幽。越女乍窥天下白,国香欲占九分秋。抽枝自带山泉润,顾影还宜月色浮。夜起庵中寻故事,惟将心史伴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