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苦江山滞,心悬骨肉求。况当明月夜,又是白云秋。
不省袁宏艇,那知庾亮楼。更携诸小阮,欢对一林幽。
中秋月下怀郁林诸侄。唐代。陶益。 迹苦江山滞,心悬骨肉求。况当明月夜,又是白云秋。不省袁宏艇,那知庾亮楼。更携诸小阮,欢对一林幽。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
陶益。 陶益(一五二○?—一六○○?),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始家湖上寄城中诸友。明代。王懋明。 负郭无绪业,因家濠湖濆。扁舟归草堂,东溪生夏云。居然满幽致,得与木石群。兹地风俗厚,所事不尚文。童年已樵采,壮者俱耕耘。予怀太古风,出门日。税地给家食,借书广前闻。野趣足心目,水流涤炎氛。群山映五柳,空翠常氤氲。隐居以求志,殷勤谢诸君。
塞上。宋代。韦骧。 塞草游驹犊,边城夜不关。健儿心亦礼,老将没于閒。岂见兵符走,唯闻象贡还。从兹徐绩比,不得冢前山。
子夜歌。近现代。刘斯翰。 城阴寂寂相思地。愁蝉泻枕浑无字。午梦玉生烟,春心托杜鹃。行云行复住,片霎天涯雨。和泪滴芙蓉,应怜黦黦红。
东州行上费检正。宋代。李流谦。 东州十刹如西州,东州幽爽西喧湫。登临在在有佳处,我来无事得纵游。望川致爽两奇特,云烟流通东与北。一为清淑一旷远,清者发兴远快目。城西三刹跨一牛,五百云堂老比丘。捐金乐施到樵牧,不知愿力何年修。邓家名笔难再得,苦爱雍熙之两壁。贵人摸搨不曾休,真是化身千百亿。府公玉皇香案吏,帆薄三山风辄止。来苏疲瘵十万家,卷缩灵河一杯里。野人冠服裹狙猿,曳裾更欲之何门。惭无仁老惊人句,空负陈蕃解榻恩。
江上吟。清代。沈承瑞。 初日升东山,照耀江水赤。微风荡桃生,流水杳无迹。江上谁家子,扁舟自弄笛。散发任夷游,忘情淡今昔。幽罢人不知,苍茫烟树碧。
古意赠梁肃补阙。唐代。孟郊。 曲木忌日影,谗人畏贤明。自然照烛间,不受邪佞轻。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金铅正同炉,愿分精与粗。
次慧法师山居诗韵同忭中上人李九仙张尔完赋 其二。明代。李流芳。 溪光岚翠故相媚,细草疏花只自幽。上方月出钟初动,乞食僧归鸟下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