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衡之司天下七,算舟通楮时制同。京师南来四千里,浒墅实当吴会中。
地官主事延平彦,鸾栖旧在吴江县。政平如水起歌谣,今之歌谣乃重见。
司徒搉课岁有常,数或不经宁惠商。太原周公有是语,至今传诵盈庙堂。
萧君不苛亦不纵,隐然名为司徒重。江边野老阅人多,独汲山泉远相送。
送萧户部。唐代。邵宝。 水衡之司天下七,算舟通楮时制同。京师南来四千里,浒墅实当吴会中。地官主事延平彦,鸾栖旧在吴江县。政平如水起歌谣,今之歌谣乃重见。司徒搉课岁有常,数或不经宁惠商。太原周公有是语,至今传诵盈庙堂。萧君不苛亦不纵,隐然名为司徒重。江边野老阅人多,独汲山泉远相送。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吊朱二亭。清代。姚鼐。 吾年垂七十,四海故人少。东望每思君,如立云霞表。往昔朱子颍,豪才起燕赵。向我道君才,五言几谢朓。子颍贫无食,子亦家集蓼。相从邗沟曲,吟和觞清醥。我时隔京师,想见姣人僚。丙申至江都,遂得访窈窱。其时子颍贵,冠盖颇丛绕。君顾无所干,陋巷闭门悄。扣阖就谈诗,但觉风袅袅。舟乏仲举同,书绝巨源嬲。独荷时见阿,累投珠玉皛。惜哉近子舍,摄提仅三肇。我归子颍罢,旧迹如逝鸟。一别二十年,中未脱尘扰。澄怀实愧君,高与秋旻杳。子出谅不能,吾游尚可绍。行当一相就,帆挂横江淼。昨得郎君书,已设韬练旐。岂但悲友生,问道苦不了。君疾正月初,一榻儿女绕。呼与告逝期,屈指七日劋。届时一笑亡,何尝贰寿夭。衔哀远吊君,谅为君所小。那复弄毫翰,繁词报刘沼。
送王中丞。宋代。张伯淳。 学海波源识老龙,人生聚散苦匆匆。爱閒易得过从懒,临别还将姓字通。白简绛驺凌晓色,空城故国锁秋风。当年宦谱传江左,勋业凭高指顾中。
题竹送王时俊左迁云南 其一。明代。杨士奇。 铁石为心玉雪颜,远行巴峡上黔山。明时谪去休嗟叹,早晚天恩定赐环。
春暮途次华山下。唐代。许棠。 他皆宴牡丹,独又出长安。远道行非易,无图住自难。离城风已暖,近岳雨翻寒。此去知谁顾,闲吟只自宽。
中秋玩月。宋代。李宾王。 西风萧萧起青蘋,苍空碾玉收暮云。可怜八月十五夜,宝光九十方平分。东山飞来雪毛兔,瑞光千丈无纤尘。谁将八万修月斧,合成宝镜如珠轮。包藏宇宙几千万,留与此夕誇清新。柴门朱户同一照,清辉岂择富与贫。袁宏因此泛牛渚,知微何必登嶙峋。对兹良夜可携酒,呼童与我开芳樽。寒光凄冷砭肌骨,恍然疑作瑶台宾。我欲因之游广寒,叶师去后今无人。我欲因之登箸梯,周生之术谁能陈。浩歌痛饮人寂寂,惟有素影长相亲。须臾酒醒月未落,卧听潮声千万军。
宿瑞洪湖。清代。朱仕琇。 潴水随天尽,扁舟入草迷。往来争此宿,鸥鹭似相知。故国辨江树,前游惜暮曦。昔人嗟老至,泽畔易成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