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荜萧然迥,乾坤秋水中。鸣蝉争落日,嘉树集清风。
即事从幽讨,因心合大同。小山云露白,好植桂花丛。
初秋凉风飒然漫述。唐代。李锴。 衡荜萧然迥,乾坤秋水中。鸣蝉争落日,嘉树集清风。即事从幽讨,因心合大同。小山云露白,好植桂花丛。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
李锴。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白金小还丹歌 其三。唐代。罗公远。 笼虚其底,免被炎驰。知白守黑,清黄一支。能忌阴秽,不逾百时。延生大道,易解难知。
题约圃。明代。王世贞。 余有先人庐,不能饬衡荆。樵苏来共之,鸟雀自从横。吾儿慕老圃,聊为一经营。梅桃凡几树,修竹百余茎。取胜唯一池,弱不任扬舲。茅屋八九间,文之轩若亭。小丘仅踰刃,强亦以山名。又复名其圃,曰约差胜盈。君看芥子中,须弥了不赢。
浣溪纱三首。宋代。李祁。 避地衷怀自不知,雨馀閒看柳丝丝。长条短缕系人思。千里崎岖回首易,存心哀乐最难支。此身何日是归时。
高阳台 和沤尹社作韵,我非社中人也。清代。况周颐。 网户斜曛,铜街薄暝,窥人柳眼犹青。几换晴阴,东风又绿林亭。流莺劝我花间醉,怕花枝、万一多情。最愁人,何处高楼,今夕残筝。韶华不分成萧瑟,奈江关庾信,略约平生。戏鼓饧箫,尊前尽费春声。蘼芜特地伤心碧,算年年、总负清明。更何堪,旧垒红襟,来话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