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爱盘空曲,白云深复深。谁为高士传,不识古人心。
绝迹许长往,好山唯独寻。一瓢毋我慁,天籁在风林。
独游石塘峪。唐代。李锴。 每爱盘空曲,白云深复深。谁为高士传,不识古人心。绝迹许长往,好山唯独寻。一瓢毋我慁,天籁在风林。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
李锴。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查城十五夜对月五首 其五。明代。何景明。 我爱秋宵永,西林待月斜。百年几圆缺,今夜倍光华。兄姊俱殊土,田庐有旧家。金波如客泪,独洒向天涯。
宁古塔杂诗 其六。清代。杨宾。 城郭沙阑口,荒荒草木秋。地连三万卫,名是五云楼。眢井填银瓮,春耕响玉钩。千年馀王气,今日未全收。
送荣子扬斋郎。唐代。朱长文。 茹蔬酌水度清晨,自是浮生洁静身。好事频过三径晚,爱闲惜别五湖春。品泉暗识南零味,鉴茗多藏北苑真。且著青袍居膝下,少年未羡折腰人。
松雪临郭熙溪山渔乐。元代。邓文原。 峭石浮岚俯翠微,瀑流飞雨散林霏。渔舟来往清溪曲,怅望行人古道稀。
萤火。宋代。陈与义。 翩翩飞蛾掩月烛,见烹膏油罪莫赎。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却马已录仙人方,映书曾登君子堂。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
送翁东叟教授 其二。宋代。王十朋。 三十年间旧友生,眼青头白见交情。官于湖北况尤冷,诗不江西语自清。行李少留吴芮国,梦魂先到谢公城。扁舟便合相随去,薄有田园正可耕。
过松江诗。元代。顾观。 吴淞三万六千顷,震泽与之俱渺茫。鸿雁一声天接水,蒹葭八月露为霜。秋风漫引渔人笛,落日偏惊贾客航。三十年前此来往,尘缨犹未濯沧浪。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唐代。杜甫。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见参。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水乡霾白屋,枫岸叠青岑。郁郁冬炎瘴,濛濛雨滞淫。鼓迎非祭鬼,弹落似鸮禽。兴尽才无闷,愁来遽不禁。生涯相汩没,时物自萧森。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狂走终奚适,微才谢所钦。吾安藜不糁,汝贵玉为琛。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哀伤同庾信,述作异陈琳。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叨陪锦帐座,久放白头吟。反朴时难遇,忘机陆易沈。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春草封归恨,源花费独寻。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瘗夭追潘岳,持危觅邓林。蹉跎翻学步,感激在知音。却假苏张舌,高夸周宋镡。纳流迷浩汗,峻址得嶔崟。城府开清旭,松筠起碧浔。披颜争倩倩,逸足竞駸駸。朗鉴存愚直,皇天实照临。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畏人千里井,问俗九州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葛洪尸定解,许靖力还任。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