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开净域,孤磬窅然清。不染虚空色,君听起灭声。
妙明无二法,彼佛即群生。谁證风尘底,逍遥出世情。
过长安古寺次波村韵。唐代。李锴。 琉璃开净域,孤磬窅然清。不染虚空色,君听起灭声。妙明无二法,彼佛即群生。谁證风尘底,逍遥出世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
李锴。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云谷合记事目效俳体戏作三诗寄季通 其二。宋代。朱熹。 堂成今六载,上雨复旁风。逐急添茅盖,连忙毕土功。桂林何日秀,兰径几时通。并筑双台子,东山接水筒。
往德安过东林寺读始祖唐御史公诗韵六首 其四。明代。黄仲昭。 下马日停午,阴云解驳时。纵观须尽兴,重到恐难期。花雨红飘径,松岚翠滴枝。前峰高见塔,指点是天池。
寄王稚卿。明代。皇甫汸。 一自楚乡别,再逢吴苑春。风尘愁作吏,江汉远怀人。驿路梅花发,祠堂柳色新。将从渔父问,湘水隔迷津。
偈颂十四首。宋代。释印肃。 迷指不见月,两处大譊讹。来叩普庵老,真心岂奈何。除非君自肯,阳春白雪歌。毛端如来识,言说用闲多。情忘并想尽,不断这摩诃。
山中答客问。元代。王冕。 人间尘土苦歊烦,林下清风六月寒。夜半酒醒方脱屐,日高眠起不簪冠。坐看游蚁巡危磴,静听闲花落古坛。老我自无轩冕意,寻常岂是傲时官。
青玉案 初宣作。金朝。王处一。 奉宣请住天长观。圣语何曾断。特赐恩童为管伴。随机赏宴。百端严备,举上云霞唤。玉楼金殿空中满。万象相交贯。一颗明珠光灿烂。瑶池仙会,万神都聚,永永居霄汉。
雨中陪子瞻同颜复长官送梁焘学士舟行归汶上。宋代。苏辙。 客従南方来,信宿北方去。手棹木兰舟,不顾长江雨。江昏气阴黑,雨落无朝暮。肃肃赴波涛,濛濛暗洲渚。微凉入窗阖,斜吹湿蕉苎。漂洒正纷纭,谈笑方容与。不知江路长,但觉青山鹜。客去浩难追,落日平西浦。东游本无事,爱此山河古。周旋樽俎欢,邂逅英豪聚。兹游有遗趣,此乐恐宜屡。贱仕迫程期,迁延防谴怒。秋风日已至,轻舸行当具。阴森古城曲,苍莽交流处。悬知别时念,将行重回顾。非缘一寸禄,应作三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