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家何处,而云北是归。高城残照下,万里一行飞。
风急毋相乱,沙寒定有依。畸人方失序,缘汝泪沾衣。
闻归雁感赋。唐代。李锴。 毕竟家何处,而云北是归。高城残照下,万里一行飞。风急毋相乱,沙寒定有依。畸人方失序,缘汝泪沾衣。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
李锴。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答王虞卿邀游山。宋代。刘宰。 墨池催胜游,虞卿枉真迹。我行浩无期,君归定何日。非尤年岁晚,自叹机会失。空烦日卓午,蔬饭满香积。
祗役道中二首。宋代。宋祁。 濩落无容物,嵚碕可笑人。唯当荷农笠,不称荐华绅。宦味真缰锁,生涯累水薪。穷途计安出,祗是有沾巾。
九华望庐山。唐代。熊皎。 九江山势尽峥嵘,惟有匡庐最得名。万叠影遮残雪在,数峰岚带夕阳明。冷侵醉榻铺秋色,高亚吟龙送水声。只待丹霄酬志了,白云深处是归程。
楚材出示汪廷俊唱和诗次韵。宋代。张守。 大篇作者斗舂容,肯为明时叹不逢。通塞任分蜗两角,唱酬应秃兔千锋。光依日月从初载,名在蓬瀛第几重。联辔盍归廊庙去,支离容我受三钟。
桃核研歌为庶子叶书山先生赋。清代。姚鼐。 丈人石研安得之,苍然古色凝寒姿。开匣四坐尽惊立,蹜手不敢为摩持。黯澹凸拗水痕渍,镇几礧碨重不陂。润气上结云丝浮,晴天怒翻墨花碎。阴厓江潭湛深黑,大泽电光划夜晦。幽辉岂非玉质蕴,含芒况淬笔锋利。昔闻汉武灵台夜,献桃远致曾城驾。馀核犹含茂陵思,不独铜人泣元霸。或言天上陨星精,下入渊谷为玉英。千秋漱激风波争,至今尚作涛头形。曾为赵宋宫中秘,上有君谟作题字。御府流传景祐藏,梦华髣髴东京事。宣和文物《太清楼》,艮岳奇山锦石稠。九重博古亲翰墨,焉知玩物非良谋。北风尘冥青城路,旧物飘零竟何处。清燕当时御至尊,丹铅此日供儒素。橐笔朝成奇木对,属车暮奏《长杨赋》。文章犹壮身衰老,金石无情世今故。龙溪流水万竿竹,无数秋山点红树。丈人雅意慕投簪,他日烟霞墨池吐。
古意四首 其一。宋代。周密。 至人斥八极,独与造物游。大道无端倪,讵可以力求。鹏抟翅垂天,不作醯鸡谋。清啸发林麓,月落千山幽。
龟堂独酌。宋代。陆游。 幅巾萧散饯余龄,江左诸贤可乞灵。护枕小屏图紫阁,映窗矮卷写黄庭。旷怀与世元难合,幽句何人可遣听?一酌兰溪遗万事,时看墙底卧长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