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湖山色,争来画里看。路从芳草入,泉爱白沙寒。
自率幽人性,谁知此境完。松筠留静理,耳目易清官。
老衲事专一,新茶露乍乾。等无差别味,直作水天观。
过白沙泉适寺僧焙新茶因共啜之率尔成咏。唐代。李锴。 金粉湖山色,争来画里看。路从芳草入,泉爱白沙寒。自率幽人性,谁知此境完。松筠留静理,耳目易清官。老衲事专一,新茶露乍乾。等无差别味,直作水天观。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
李锴。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溪隐为章氏题。明代。杨荣。 幽人昔隐清溪滨,溪中流水光粼粼。常时濯足风湍晓,几度荡桨烟波春。高怀对此真澹泊,啸咏沧浪心独乐。竹寒沙净小窗幽,酒醒梦回月初落。幽人乘化知几年,溪边胜景还依然。临流有客想芳躅,况复胤嗣多才贤。当时品题遗翰墨,展卷悠然仰先德。谁云杖履迹已陈,文采风流照溪侧。我亦平生慕胜游,武夷曾回九曲舟。何当为扫溪头石,坐看一片冰壶秋。
卫河道中和丘长孺惜别 其四。明代。袁宏道。 琴绝休悲大小弦,长贫长病岂须怜。朝春暮绩生尤苦,争得魂归自在天。
师山书楼成唐长孺先生赋诗见寄次韵。唐代。郑玉。 居山日夕见山容,环堵萧然一亩宫。我喜烟云来几上,人看楼阁出空中。夜深月色偏明朗,晓起岚光更郁葱。若比羊裘轩上景,临江惟欠一丝风。
沁园春 其三 送刘侍御佥宪闽臬。明代。夏言。 白日青天,绣衣骢马,归自钱塘。正快睹中台,法星明润,忽看南徼,宪节回翔。碧海三山,武夷九曲,迢递风烟接故乡。怜君处,仙帆秋水,那得相将。嗟予素食朝堂。畏满目、波涛日夜狂。念相业无成,鬓毛先老,君恩未报,身世都忘。按辔观风,停车问俗,好为闾阎作主张。秋空里,尚远瞻雕鹗,横击豺狼。
晦庵文公祠堂和令君韵。宋代。袁甫。 当年独抱伯牙名,身后祠堂列佩衾。官职平生安义命,诗书终老惜光阴。一椽古歙溪山窟,千古长松风月林。彭令经营真有趣,个中应契老师心。
李公堤。明代。释今白。 桥南桥北几湾清,花发桥西春鸟鸣。翠筱数行依岸净,青菰几点与云平。烟艇钓残今古梦,晚钟敲断去来情。青山一幅幸无恙,莫遣平湖风浪生。
待杜二寅不至。元代。徐贲。 春水路西东,思君怅望中。落花湖上雨,归鸟柳间风。云影疑飞盖,歌声认短蓬。萧条一杯酒,此夕向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