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如九酝台黏盏。我似茅柴风味短。几时秋水美人来,长恐扁舟乘兴懒。
高怀自饮无人劝。马有青刍奴白饭。向来珠履玉簪人,颇觉斗量车载满。
玉楼春 用韵答吴子似县尉。唐代。辛弃疾。 君如九酝台黏盏。我似茅柴风味短。几时秋水美人来,长恐扁舟乘兴懒。高怀自饮无人劝。马有青刍奴白饭。向来珠履玉簪人,颇觉斗量车载满。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琵琶仙 春莫与子珍饮桐花下。清代。樊增祥。 微月黄昏,又恰是、小院青桐如玉。门外芳草成烟,笼灯照香毂。刚办得、生衣小扇,趁花底、茗香初熟。镜里铅颦,襟边碧唾,前梦应续。玉阶畔、多少芳心,有一抹朱弦破幽独。都把明妃清怨,付春风一曲。看满眼、花光做泪,甚杜郎、旧鬓犹绿。惟仗祓恨清樽,照妆银烛。
人日陪宣州范中丞…范侍御传真宴东峰亭(一作鲍溶诗)。唐代。鲍防。 人日春风绽早梅,谢家兄弟看花来。吴姬对酒歌千曲,秦女留人酒百杯。丝柳向空轻婉转,玉山看日渐裴回。流光易去欢难得,莫厌频频上此台。
末题。宋代。陆游。 平日尤闲老更闲,一毫世事岂相关。孤云不散来归岫,细水无声自出山。支径过僧才百步,小楼藏药可三间。客来不肯通名姓,熟视吾庐为破颜。
水龙吟 其二。清代。王士禄。 飞腾四十明年,及今归去应非早。行藏略似,鸟中杜宇,虫中寒号。白眼倚松,颓颜就菊,吾存吾傲。更漠阴报瓮,忘机用拙,泊如也,无馀好。时复登台一啸。旧山公、全慵书报。当年入洛,士龙故态,惟馀狂笑。短布长镵,也应不减,隐囊纱帽。况白山旧隐,考槃仍在,无烦重考。
和令则题画。明代。陈继儒。 山村雨霁水痕加,鸭嘴滩头燕尾沙。新结松棚试新茗,好风无力扫藤花。
生查子。宋代。晏几道。 轻轻制舞衣,小小裁歌扇。三月柳浓时,又向津亭见。垂泪送行人,湿破红妆面。玉指袖中弹,一曲清商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