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青楚吟,草色异乡心。一酌水边酒,数声花下琴。
登楼旧国远,探穴九疑深。更想逢秋节,那堪闻夜砧。
送友人游吴。唐代。储嗣宗。 吴山青楚吟,草色异乡心。一酌水边酒,数声花下琴。登楼旧国远,探穴九疑深。更想逢秋节,那堪闻夜砧。
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 ...
储嗣宗。 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
舟次陵州。元代。王懋德。 独坐浑如面壁禅,更无馀事恼心天。舟中唯载烹茶具,囊内犹存买酒钱。秋水经霜鱼自乐,晓林留月鹊堪怜。人生何必东山卧,老我烟霞屋数椽。
神女庙。宋代。苏洵。 巫阳仙子云为裾,高情杳步与世踈。微有薄酒安足献,愿采山下霜中蔬。仙坛古洞何清虚,中有琼楼白玉除,江上浩荡谁来过,闻道琴高驾鲤鱼。
春思。明代。刘基。 忆昔东风入芳草,柳绿花红看总好。今日风吹陌上尘,莺啼燕语俱伤神。忧来感人泪沾臆,未必春光不如昔。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秋月。唐代。齐己。 病起见秋月,正当三五时。清光应鉴我,幽思更同谁。惜坐身犹倦,牵吟气尚羸。明年七十六,约此健相期。
山中曲拟张司业。宋代。谢翱。 夕烟沉,曙烟起。野爨湿茫茫,空竿弄尘水。栟榈倚西南云,生叶团团如车轮。桑弓蓬矢半刀笔,去者送尽无来人。扪萝恸哭衫袖冷,白首空回扫山影。
杂体诗三十首 其五 陈思王曹植赠友。南北朝。江淹。 君王礼英贤,不吝千金璧。双阙指驰道,朱宫罗第宅。从容冰井台,清池映华薄。凉风荡芳气,碧树先秋落。朝与佳人期,日夕望青阁。褰裳摘明珠,徙倚拾蕙若。眷我二三子,辞义丽金雘。延陵轻宝剑,季布重然诺。处富不忘贫,有道在葵藿。
渡西陵十六韵。唐代。李绅。 雨送奔涛远,风收骇浪平。截流张旆影,分岸走鼙声。兽逐衔波涌,龟艨喷棹轻。海门凝雾暗,江渚湿云横。雁翼看舟子,鱼鳞辨水营。骑交遮戍合,戈簇拥沙明。谬履千夫长,将询百吏情。下车占黍稷,冬雨害粢盛。望祷依前圣,垂休冀厚生。半江犹惨澹,全野已澄清。爱景三辰朗,祥农万庾盈。浦程通曲屿,海色媚重城。弓日鞬櫜动,旗风虎豹争。及郊挥白羽,入里卷红旌。恺悌思陈力,端庄冀表诚。临人与安俗,非止奉师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