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出门去,残花已过春。鸟声穿叶远,虎迹渡溪新。
入洞几时路,耕田何代人。自惭非避俗,不敢问迷津。
入浮石山。唐代。储嗣宗。 斜日出门去,残花已过春。鸟声穿叶远,虎迹渡溪新。入洞几时路,耕田何代人。自惭非避俗,不敢问迷津。
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 ...
储嗣宗。 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字著意,悠然皆尘外之想”,并称颂其“片水明在野,万华深见人”,“蝉鸣月中树,风落客前花”等警句为“皆区区所当避舍者也”。但艺术成就远不及王、储。《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十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诗集一卷。
风雨墨竹二首为崔廷佩题 其一。明代。张宁。 萧萧檐外声,拂拂窗上影。美人期不来,叶落瑶阶冷。
送乐仲礼之秦邮。明代。沈应。 江店西风酒味香,匆匆何事促行装。百年一半常为客,两鬓无多易着霜。远水平芜秋艇去,断云归鸟暮天长。如今楚地皆吴语,不必逢人叹异乡。
与曾季衡冥会诗 其二 季衡酬别。唐代。王丽真。 莎草青青雁欲归,玉腮珠泪洒临岐。云鬟飘去香风尽,愁见莺啼红树枝。
金缕曲 其四。近现代。苏渊雷。 盼到春消息。渺江关梅花数点,枝头寒勒。骨肉天涯灯下影,一刻千金都值。曾不减古欢遥集。书枕诗瓢行处有,料胜他魂返枫林赤。吟未罢,竹石裂。浮生堪恋还堪惜。数襟期荆高逝后,豪情谁拾。雁宕龙沙天共远,渡海出关一律。只雪窖霜棱稍迫。未必生才皆有用,剩丹心朗照风檐色。掷笔起,东方白。
听读书有感。明代。郭之奇。 嘿识应留万古神,休将疑难强吟呻。羲经八卦无君子,孔论通篇四圣人。今古漫随时代纪,往来谁是继开身。此中糟粕真何用,堂上终须问斲轮。
甘不剌川在上都西北七百里外董侯承旨扈从北回遇于榆林酒间因及今秋大狝之盛书六绝以纪其事。元代。王恽。 千里阴山骑四周,休誇西伯渭滨游。今年较猎饶常岁,一色天狼四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