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多杂色。
红光铄蕤鲜。
苒弱屏风草。
潭拖曲池莲。
黛叶鉴深水。
丹华香碧烟。
临彩方自吊。
擥气以伤然。
命知悲不绝。
恒如注海泉。
悼室人诗。唐代。江淹。 夏云多杂色。红光铄蕤鲜。苒弱屏风草。潭拖曲池莲。黛叶鉴深水。丹华香碧烟。临彩方自吊。擥气以伤然。命知悲不绝。恒如注海泉。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江淹。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和敬步叔弟七月十二夜胡伯恭园池对月即事之。宋代。王珪。 小庭追凉月生衣,红蕖静对丹桂枝。凌波亭亭仙佩冷,弄香嫋嫋香风吹。百忧身世得一笑,二妙风流此一时。阑干独夜发深省,凭诗寄与心相知。
大涤洞天留题。宋代。赵与时。 悬知凡骨本难仙,谁遣来登大条天。篝火既容闚洞穴,抚栏又得听岩泉。
送乡人余文明劝之以归。宋代。杨万里。 一别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席门未害车多辙,斗酒尚能诗百篇。苍狗白衣俱昨梦,长庚孤月自青天。故山松菊平安在,何日归欤解钓船?
过俞羡长小饮二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 四壁图书满,藤萝压座苍。陆浑新邸僻,阳羡旧田荒。大业占毛颖,雄心托杜康。褐衣吾自贵,未拟谒金张。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君救赵论。明代。唐顺之。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而平原亦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呜呼!自世之衰,人皆习于背公死党之行而忘守节奉公之道,有重相而无威君,有私仇而无义愤,如秦人知有穰侯,不知有秦王,虞卿知有布衣之交,不知有赵王,盖君若赘旒久矣。由此言之,信陵之罪,固不专系乎符之窃不窃也。其为魏也,为六国也,纵窃符犹可。其为赵也,为一亲戚也,纵求符于王,而公然得之,亦罪也。 虽然,魏王亦不得无罪也。兵符藏于卧内,信陵亦安得窃之?信陵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疏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古者人君持权于上,而内外莫敢不肃。则信陵安得树私交于赵?赵安得私请救于信陵?如姬安得衔信陵之恩?信陵安得卖恩于如姬?履霜之渐,岂一朝一夕也哉!由此言之,不特众人不知有王,王亦自为赘旒也。 故信陵君可以为人臣植党之戒,魏王可以为人君失权之戒。《春秋》书葬原仲、翚帅师。嗟夫!圣人之为虑深矣!
同孔常父作张夫人诗。宋代。苏辙。 女子勿言弱,男儿何必强。君看张夫人,身举十五丧。头上脱笄珥,箧中斥襦裳。筑坟连丘山,松柏郁苍苍。亲戚不为助,涕泣感道傍。昔有王氏老,身为尚书郎。亲死弃不葬,簪裾日翱翔。白骨委庐陵,宦游在岐阳。一旦有丈夫,轩轩类佯狂。相面识心腹,开口言灾祥。嗟汝平生事,不了令谁当。汝身暖丝绵,汝口甘稻粱。衣食未尝废,此事乃可忘。一言中肝心,投身拜其床。傍人漫不知,相视空茫茫。终言汝不悛,物理久必偿。儿女病手足,相随就沦亡。鄙夫本愚悍,过耳风吹墙。明年及前期,长子忧骭疡。一麾守巴峡,双柩还故乡。弱息虽仅存,蹒跚亦非良。谁言天地宽,纲目固自张。古事远不信,近事世所详。企张非求福,祸败当惩王。〈嘉祐末年,李士宁言,王君事于右扶风,其报甚速。张夫人,南都人,孔推官常甫作诗言其贤,邀余同作,并言李生事,或足以警世云。〉主
常父答诗有煎点径须烦绿珠之句复次韵戏答。宋代。黄庭坚。 小鬟虽丑巧妆梳,扫地如镜能检书。欲买娉婷供煮茗,我无一斛明月珠。知公家亦阙扫除,但有文君对相如。正当为公乞如愿,作牋远寄宫亭湖。